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工在线 > 正文

学工在线

古韵生凉·智传书房——台州学院学子暑期文化课堂进行时

发布时间:2025-07-06      浏览量:

7月4日,尤溪镇义城书房内墨香与童趣交织,台州学院学子带来的暑期文化课堂热闹开讲。“古人用流水造‘空调’,我们用颜料画清风!”随着这句生动的开场白,18名小学生仰起小脸,目光紧紧锁住老师手中的唐代“含凉殿”模型——水车驱动扇轮飞旋,檐角水流垂落如帘,瞬间引来满堂惊叹。

这场别开生面的主题课,是实践队为乡村夏令营的孩子们们量身打造的文化盛宴。书房负责人郑红表示:“我们始终希望以寓教于乐的形式,让乡村孩子真正走进传统文化的世界。”活动通过知识讲解、手工实践与趣味游戏的巧妙融合,践行了这一理念。

实践队成员以生动的语言,为孩子们揭开古代“空调房”的奥秘:“唐代的‘含凉殿’利用水车驱动扇叶,让水流从屋檐落下,形成凉风水帘;明代霍都别墅则在地下埋设七口井,通过管道循环井水降温,人坐在屋内,仿佛沐浴在清泉之中。”孩子们听得入神,仿佛置身于古代宫廷的清凉世界。

讲解古人如何消暑

紧接着,队员们又缓缓展开古人夏日生活的绚丽画卷:"不同阶层的夏日着装各有巧思,贵族身着薄如蝉翼的纱罗'半臂衫',衣袂翻飞间尽显华贵;百姓偏爱质朴实用的葛麻衣,透气吸汗又便于劳作。而文人雅士的消暑方式更是风雅至极,他们手持羽扇,谈笑风生。东晋时期,王羲之与友人在兰亭集会,玩起'曲水流觞'的雅趣游戏——将酒杯置于溪中,任其顺流而下,停在谁面前,谁便要即兴赋诗,吟不出诗的人则需饮酒助兴。这种充满诗意的消暑方式,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道。"

知识课堂结束后,队员们分发素白纸扇,引导孩子们绘制心中的美好图景。有的描摹荷叶亭亭、蜻蜓点水,有的勾勒冰雪世界、星空银河。十岁的李宛馨轻轻摇晃着自己绘制的“碧湖泛舟”扇面,笑着说:“我要学古人‘轻罗小扇扑流萤’!”在矿物颜料的点染下,本土元素跃然扇面——野溪石桥、村头古榕与书房的俄式穹顶相互交织,呼应了“乡村美学就地取材”的理念;扇面流转间,传统美学与现代童趣翩然交融。

孩子们将贺家村稻田与俄式书房融入扇面创作

孩子们高举展示手绘扇子

活动尾声,趣味游戏将气氛推向高潮。游戏规则暗藏玄机:当卡牌出现五的倍数的水果时,需抢拍铃铛;但如果出现“狼不吃水果”“猴子只爱香蕉”等动物食性提示,则需迅速思考判断。“大象不吃柠檬——安静!”“五颗草莓——快拍!”铃铛声与欢笑声此起彼伏,孩子们在竞技中不仅锻炼了反应力与观察力,更体会到了规则与协作的乐趣。

当欢声笑语在义城书房此起彼伏,这场别具一格的“穿越时空清凉之旅”圆满落下帷幕。书房负责人郑红介绍,活动充分发挥台州学院资源下沉乡村的优势,将古籍中的消暑智慧转化为生动的沉浸式体验;以“传统消暑”为独特切口,巧妙融合历史知识讲解、美学创意实践与趣味益智游戏,让文化传承如春风化雨般滋养童心。孩子们手中承载着古今智慧的创意作品,恰似颗颗文化种子,乘着山野清风播撒心田,未来必将破土抽芽,在新时代绽放出枝繁叶茂的文化新景。

文:于薛翔、王婷鑫、王一坚、胡笑衡/图:于薛翔、王一坚、胡笑衡、王婷鑫/审核:陈灵强、林军辉、徐樵楚/责任编辑: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