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名单的公示
202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名单的公示各班级:根据《关于做好202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经过学院评委专家文本评审、评分和推选等环节,拟评选人文学院2025 年大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8名、省级12名、校级12名。按照相关要求,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期间若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向学院教务办谭金菊老师反映。公示时间:2025年5月8日-5月12日。附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详情 →
2025-08-06
人文学院“青春垦荒”实践队走进大陈岛开发集团为深入贯彻“浙哲共富行”专项行动精神,扎实推进社科志愿服务走深走实,8月4日,台州学院人文学院“青春垦荒”实践队在宋佳俊老师的带领下,赴大陈岛开发集团开展专题调研,以实际行动探索新时代垦荒精神的创新表达和时代价值。在企业实地调研环节,实践队将垦荒精神的当代表达作为切入点,围绕产业发展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而系统的交流访谈。 实践队在大陈岛开发集团合影此次活动作为社科志愿服务的重要实践环节,实践队以青年...
2025-08-05
人文学院“青春垦荒”实践队寻访大陈岛小垦荒队员为深度了解青少年对大陈岛垦荒精神的认知程度、实践体验及传承意愿,践行“浙哲共富行·青年社科志愿惠民乡村”行动宗旨,8月4日,台州学院人文学院“青春垦荒”实践队在指导老师宋佳俊的带领下,赴椒江对陈昱灵、胡馨文2位小垦荒队员进行访谈。此次活动既是“青春垦荒”实践队对大陈岛垦荒精神在当代青年中传承的一次探索,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实践队队员合照2016年,陈昱灵、胡馨文等12名椒江大陈岛垦荒队员后代曾联...
2025-08-01
寓教于乐促成长——人文学院“春泥萌芽”实践队开展多元主题活动7月31日,人文学院“春泥萌芽”实践队在拓卡奔马员工子女暑托班开展多元系列主题活动。上午,实践队以“多包容,少生气”为主题开设心理课,下午围绕“不要相信陌生人”组织不织布手工制作,让小朋友们在互动与实践中收获知识与快乐。心理课上,实践队员以生动的案例引入,引导小朋友们讨论“生气时的感受”和“如何化解矛盾”。通过情景模拟,让孩子们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包容与理解带来的积极影响。课堂上,大家积极分享自己的...
2025-07-30
人文学院“慈心筑梦 乡村振兴”实践队赴东溪单村:共谋东溪单村史拍摄7月29日下午,台州市级文化特派员赵鑫带领台州学院人文学院“慈心筑梦 乡村振兴”暑期实践队走进临海市东溪单村,与东塍中心校原办公室主任秦云根、村老人协会会长李忠太、东溪单文化礼堂代表单君举行专题座谈,共商东溪单村历史文脉保护与传承事宜。座谈会上,赵鑫详解“十集村史”拍摄框架,提出以“时空双轴”构建叙事体系:纵向梳理东溪单小学六次校址变迁的历史脉络,横向整合千洋村、能仁村集体记忆,形成立体化村史叙事...
2025-07-30
“你好,文化特派员!”实践队走进乡土,感知文化赋能的台州样本2025年暑期,台州学院人文学院“你好,文化特派员!”实践队走进椒江、路桥、临海、仙居等地,与方匡水、刘勇、陈永君、赵鑫、汤善峰、娄欣星等6位文化特派员深入对话,通过实地考察、访谈等方式,系统梳理了文化特派员以专业智慧激活乡土文化资源、创新文化传播方式等方面的实践探索,生动记录了这一制度在基层落地生根的鲜活案例,见证文化力量在新时代的生动延续。 “你好,文化特派员!”实践队出征合照方匡水:古砖镌刻,...
2025-07-27
人文学院“刻木铭心”暑期社会实践队与黄杨木雕大师的非遗“破壁”对话近日,台州学院人文学院“刻木铭心”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陈日红的带领下,怀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忱,探访了我国黄杨木雕领域的两位杰出大师——高公博与叶柱。在深入的交流中,队员们聚焦“传承、创新、国际传播”三大维度,深刻感受到了黄杨木雕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蓬勃生命力。薪火相传:根植文脉,守护匠心传承是非遗的灵魂。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高公博深情回忆自己中学...
7月1日上午,加德满都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乌德哈布·皮亚库雷尔应邀于A6阶梯教室作主题为“南亚的社会与政治——以尼泊尔为例”的学术讲座。台州学院外语学院王刚院长、国际交流处副处长马俊周、人文学院及外国语学院师生代表等参会,讲座由人文学院院长罗争鸣教授主持。乌德哈布·皮亚库雷尔教授作讲座讲座伊始,皮亚库雷尔简要介绍了尼泊尔和加德满都大学的基本情况,并表示希望未来与我校开展合作,以增进对彼此的理解,...
2025年6月4日,《中华读书报》刊发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副院长孙建伟副教授的书评文章《赋能识字教育、传扬汉字文化》,对台州学院人文学院邱龙升教授所著《字源识字》给予高度评价,称赞该书“是作者耗费了很多心力才完成的著作,在汉字教育与汉字文化普及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值得推荐给广大的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书评全文如下:赋能识字教育 传扬汉字文化《 中华读书报 》( 2025年06月04日10 版)《字源识...
5月26日下午,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博导石毓智老师应人文学院之邀,于1101教室开展了“对40年来汉语研究第一热点的反思:‘都’是副词还是代词?”主题学术讲座。石毓智教授作学术讲座讲座伊始,石毓智老师指出,在过去40多年的汉语语言学研究领域,“都”的词性研究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学界长期以来将“都”归为副词,但这造成了很多研究的疑惑,比如关于“都”的语义指向问题,学界存在多种观点,如只能指向左边、双向...
4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举行2021年引进博士论坛,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2021年引进博士参加论坛。座谈现场论坛上,博士们汇报了入校以来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工作的开展情况、业绩成果和今后的工作计划,交流分享了工作经验。学院领导们对博士们入校后在教学、科研和学生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鼓励他们继续保持良好的状态工作和生活;同时对他们各自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一点评,并对下阶段的工作进行指导。...
2025-06-13
2025-06-13
2025-05-30
2025-05-20
2025-04-22
2025-04-15
2025-08-06
2025-08-05
2025-08-01
2025-07-30
2025-07-30
2025-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