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工在线 > 正文

学工在线

人文学院“仙居神工录”实践队采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彩石镶嵌传承人周金水

发布时间:2025-07-14      浏览量:

7月12日,人文学院“仙居神工录”实践队走进仙居岚人彩石镶嵌艺术馆,并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彩石镶嵌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周金水先生进行了采访。

实践队与周金水(左三)、徐杭生(右一)合影留念

在艺术馆内,实践队在周金水引领下,细致观摩了其代表作《孙子兵法》。该作品创作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由周金水与彩石镶嵌世家吴进德合作完成。该作品选用玉石、玛瑙等珍稀彩石精心创作,长达70.4米,高2.2米,气势恢宏。周金水向实践队详细介绍了作品的构思、选材标准及创作过程中的关键工艺。作品精妙展现了《孙子兵法》中的战争场景、谋略运筹与将士英姿,整体布局层次分明,细节刻画入微,人物表情、兵器形制、盔甲纹路乃至环环相扣的铁链均栩栩如生。作品背面还嵌有规整排列的《孙子兵法》原文书法。实践队员曹佳佳在观摩后表示,作品远观如磅礴史诗画卷,近看则处处可见令人屏息的精湛技艺。

采访期间,恰逢仙居县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徐杭生到访。徐杭生向实践队补充介绍了周金水作品所获的国内外重要荣誉,包括“93新加坡国际新产品新技术专利产品博览会”设计金奖、“第五届中国出口商品博览会”金奖及“第三届乡镇企业出口产品展示会”万向金杯奖。他特别提到,艺术大师刘海粟曾长期担任周金水的艺术顾问,为《孙子兵法》及《清明上河图》等作品倾注心血,并赞誉《孙子兵法》这一作品为“千古奇作”。徐杭生还透露,2017年该作品曾获美国总统特朗普方面意向,拟由西点军校收藏,但被周金水婉拒。

周金水先生为实践队队员讲解《孙子兵法》

实践队与周金水、徐杭生先生进行交流记录

随后,周金水引领实践队鉴赏了其另一件重量级代表作《一言九鼎》。 该作品选用重达11余吨、地质年代距今约1.5亿年的新疆木化石为原料,其硅化程度、体量及完整性均属国内罕见,并于2005年入选央视《国宝档案》栏目。周金水向实践队阐释了创作理念:该作品巧妙融合了天然木化石的自然美感与精湛的雕刻技艺,以大禹划分九州、铸造九鼎的典故为蓝本,运用篆书铭刻,将大禹治水、九州划分及九鼎象征国家统一的深厚历史文化内涵融入其中,实现了自然造化与人文艺术的完美结合。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承载的文化分量,令在场的实践队员们叹为观止。

实践队采访周金水先生

在深入交流环节,周金水向实践队分享了他的艺术追求与毕生传承使命。 他阐释创作的精髓在于“博采众长”,融合自身设计理念、吴进德先生的祖传技艺及刘海粟等艺术大家的智慧。他详细讲解了彩石镶嵌需历经的设计、绘画、配色、雕刻、镶嵌五大繁复工序,并指出设计构思与天然彩石品质的精准把控是核心挑战,极大考验创作者的艺术眼光与对材料的深刻理解。展望未来,周金水坚定地向实践队表示,其毕生宏愿是全力推动中国彩石镶嵌艺术成功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让这一承载中华文明智慧与千年匠心的独特艺术瑰宝在世界舞台绽放异彩。

通过此次深度探访与调研,“仙居神工录”实践队不仅系统领略了彩石镶嵌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的艺术巅峰之作,更深刻理解了传承人周金水数十年的匠心坚守与文化担当,为后续记录、研究与传播这一珍贵文化遗产获取了翔实的一手资料和深刻洞见。

文:徐子珺、张圣依/图:林静、何禹树、曹佳佳/审核:陈灵强、林军辉、单仁慰/责任编辑: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