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工在线 > 正文

学工在线

以小人物见大时代,担我之道义 ——人文学院“你好,观澜记者!”实践队采访蒋荣良记者

发布时间:2023-07-16      浏览量:

蒋荣良,现任台州广电总台首席记者,采写的稿子平均每年有10多条片子在中央台播出,《转作风秀不得》《猪该去哪儿?》等5篇作品获得浙江省新闻奖一等奖和浙江省广电政府奖一等奖,第一届台州市新闻传媒中心观澜奖获得者,至今已在新闻一线深耕了28年。

“面对事实,不断追问真相;面对社会,勇于担当道义;面对人民,彰显赤子情怀,是新闻的力量与价值体现,也是新闻记者的责任与使命所在。”踏入新闻行业28年来,蒋荣良记者坚持深耕基层,为新闻理想 “鼓”与“呼”从未停下。

以小见大,深挖时代价值

“更多地把镜头转向普通人和普通事,‘小人物’身上也有着‘大感动’。”蒋荣良记者曾如此说道。在问及最有感触的事件时,蒋荣良记者提起曾报道仙居某村的颁奖典礼,这原本只是普通的颁奖典礼报道,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其中一名获奖者竟当场把奖金捐赠给了村里一名患了肾病的村民。在他看来,这不仅体现着基层小人物身上的闪光点,深掘事件内核,这更展现了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气。

在蒋荣良记者眼中,汇聚小人物之溪流,见微知著反映社会的普遍性,这正是新闻的价值之一。他的镜头以小人物为切入点,展现着时代的精神与风采。有因家境贫困而亲手制作呼吸机给儿子的付敏足夫妻,有千家乞讨筹钱救妻的壮举,还有十年如一日上门还债的诚实老人梅光汉,以及婉拒重金酬谢的仙居农妇戴杏芬……一个个“小人物”的感人事迹逐渐呈现在公众眼前。

怀揣热忱,保持新闻敏感

在蒋荣良记者看来,新闻每天都是不同的,是不能够凭空捏造的,如果不深入基层悬浮在办公室、家里,很可能只是你臆想的“新闻”。只有到每一个基层去,找到每一个内容不同的呈现的方式,才能够更好挖掘出新闻内在的价值。

新闻作品的编辑也是如此,“新闻编辑我们都是在不断的探索中提高,但好的新闻作品应该是贴近百姓的。”在问及蒋荣良记者新闻作品编辑的“秘密武器”时,他如此答道。“要以最简单的、最平实的语言来反映一个事件,而不是啰里啰唆、长篇大论。”目前有些新闻作品文风存在高高在上、过于浮躁的现象,蒋荣良记者便以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为例,认为民生类的新闻作品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以形象化、口语化的平实语言来令新闻作品更加通俗易懂,更贴近人民。

问及培养“新闻眼”的诀窍时,蒋荣良记者生动地以阅读手机上的新闻热点为例:阅读到关于入夏避暑相关内容的时候,你可以联想到避暑经济等。培养“新闻眼”需要时刻保持对新闻的敏感,培养联想能力,将热点与身边实际结合起来。得到好的线索后要学会判断,亲自到达现场,根据现场发生的变化转变思路,紧扣热点抓准新闻的角度,根据社会的热点去找新闻的价值。培养“新闻眼”更重要的是保持对新闻的热忱,即使已经是这个行业的老人了,蒋荣良记者依旧坚持完成每天找一条新闻线索的目标。在他看来,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时刻保持敏锐的眼光,对于新闻线索的寻找不能根据自己臆想,不能仅仅是等、靠、要。时刻保持着对新闻的热忱,学会由热点联想到当前身边实际,从而在经年累月的实践中培养“新闻眼”。

紧跟时代,广度与深度携手

蒋荣良记者长期在新闻一线从事采、写、编、评以及采编管理工作,对于“创、说、拍、摄、写、剪、编、评”的“融媒八技”,他认为这是全媒体时代对新闻工作者综合能力要求的提高。但是他认为“全”并不意味着每一项都只要浅尝辄止就够了,在“全”的同时也要做到“专”,不能够把专业能力给忘了而是要有所侧重,重要的是把握住“全”与“专”的“度”。这对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必须加快自己的学习的步伐,做到不断更新自己,让广度与深度携手,跟紧时代的步伐。

在采访最后蒋荣良记者表达了对新一代新闻工作新人的期盼:希望新时代下拥有记者理想的新人,能通过大学学习打下专业基础,拥有扎实的功底,不断更新自己,同时也要掌握新媒体呈现的方式来扩大新闻的受众与影响力,也要敢于吃苦,敢于冲出去,敢于担当。


文:胡晟萱/图:全体实践队成员/审核:林军辉/责任编辑: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