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下午,人文学院“你好,主持人!”暑期社会实践队成员前往台州市新闻传媒中心,采访了台州电视公共频道主持人周珈羽。
实践队成员与周珈羽合影
周珈羽,95后主持人,自工作以来,主持过电视栏目《山海经》——传承台州文化,从你我做起,该栏目曾连续四年获得省一等奖。此外还主持过“六讲六做”大宣讲、“‘科学+’在苍穹无限中探寻真相”等活动,现今主持台州市综合频道栏目《市区新闻》,拥有丰富的主持经验。
周珈羽接受实践队成员采访
“方方面面都是细致入微的”
面对风格差异较大的节目,周珈羽需要具备专业的素养和能力来在不同的节目之间转换角色。无论是传统新闻节目《市区新闻》,还是关注民生的《山海经》节目,周珈羽都会进行细致地备稿,深入研读具体内容,确保对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了如指掌,并通过反复阅读来熟悉文字间的逻辑关系和把握情感的起伏变化。这种持续不断的了解和练习、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为周珈羽更快地进入角色提供了强大的助力。
周珈羽提到,在“准直播”模式下,通过提前录播和即时插播相结合的方式来向观众进行普及和对应急性话题作出回应。这种模式不仅能够灵活高效地传递新闻信息,还能够满足观众的多元化需求。她认为,专业的主持人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口才和表达能力,更需要具备高度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周珈羽以最近的普法直播为例讲述了她直播前的准备:投入大量精力的碰头会议、与律师进行深入沟通,深入理解和掌握法律条例和案例的详细情况,以及对直播流程的反复敲定等。作为直播的主持人,她熟悉整个直播流程,确保自己能够统筹全局,流畅地引导直播的进行,同时注重与观众的互动,正如她所说的“主持人对方方面面都是细致入微的。”
“不要盲目跟风”
“光凭这个传统媒体的宣传力度还是不够的,如果大家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通过自己的频道把这些台州的优秀文化给发扬出去的话,我认为会有更多的人会爱上我们台州,爱上我们的非遗文化。”在谈到如何去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周珈羽对此感触颇深。她建议同学们要亲自去看一看,亲手去触摸,用直观的感受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在自媒体时代,传播不再受限于传统的媒体渠道和地域限制。同学们可以利用自己的频道和互联网的力量,将台州的故事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周珈羽以新中式的服装为例表达了她对国潮文化的看法,强调了发挥创新意识的重要性。“作为这个生产者和企业来说,不要一味的去追求速度,不要去拼速度,不要去追求量,而是要注重品质,那作为消费者和年轻人来说,首先热爱自己的文化,要切记不要盲目的去跟风。”
“去和观众感同身受”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传统媒体向新媒体方向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周珈羽提到,传统媒体之所以在大众心中留下“速度较慢”和“较为官方”的印象,实则源于其对内容质量的严格把控和对公信力的坚守。每一句言论、每一条信息的发布,都需经过层层审核与确认,以确保其真实性与准确性。这种严谨的态度,正是传统媒体公信力的基石,也是其区别于新媒体的重要优势。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观众对于主持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观众不仅希望看到专业的节目内容,更希望感受到主持人的真诚与接地气。周珈羽强调,主持人需要更加注重与观众的互动,用更加亲切、自然的语言和方式与他们交流,去和观众感同身受。
周珈羽为同学们送上寄语
最后,周珈羽结合自己丰富的主持经验,为同学们送上自己的寄语:梦想是不会发光的,会发光的是追逐理想的大家,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希望大家在未来追逐梦想的道路上,能够锲而不舍,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