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工在线 > 正文

学工在线

禅韵道影 和合之旅——人文学院“天台山和合文化”暑期 社会实践队

发布时间:2024-07-10      浏览量:

和合文化,这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华文明的王冠上,闪耀着和谐、合作、融合的智慧之光。带着对这份文化瑰宝的向往,天台山和合文化暑期社会实践队在郝金广老师的带领下,于7月1日前往桐柏宫、万年禅寺等地进行实地考察,从道教的庄严肃穆到佛窟洞天的庄严肃穆与宁静祥和中,探寻内心与外在的和谐统一,感受禅韵道影,体悟“和合”之道。

桐柏宫合影

桐柏宫,这座始建于三国时期的道教圣地,如一位历经沧桑却依旧风华正茂的老者,静静伫立在天台山的怀抱中。走进宫门,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道家先贤们论道的场所。在这里,实践队员们领略了“和合”的真谛。

在桐柏宫,道家哲学与道教思想和合混融成一曲动人心弦的交响乐。《道德经》中“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生成理论如低沉浑厚的大提琴声部,道教“一气化三清”的大道信仰则如清亮悠扬的长笛。这交响乐诉说着从浑沌初开到万物生长的壮丽篇章,让人不禁对生命的奥秘肃然起敬。

漫步宫中,耳畔似乎响起了老子的教诲:“致虚极,守静笃。”这清静无为的修行理念如涓涓细流,滋润着每一个角落,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静心聆听内心的声音。

桐柏宫是道教南宗祖庭,而南宗追求性命双修的养生思想,仿佛精妙的身心双人舞。在这场舞蹈中,身体是有形的舞者,心灵是无形的舞伴。通过意念的引导和呼吸的节奏,两个舞者默契配合,共同演绎生命能量流动的华尔兹。

道家修行者们日复一日地进行着这场永不停息的舞蹈,努力追求精、气、神的完美统一。这是一场关于人自我身心内外和谐的精彩表演,使人不禁肃然起敬。

桐柏宫

桐柏宫的建筑群落仿佛是一首与大自然对话的诗。它不是硬生生地将人造物塞进山林,而是巧妙地依山就势,如行云流水般自然舒展。每一座殿宇,每一道回廊,都仿佛是从山间土地上生长出来的,与周围的树木、山石达成了心照不宣的默契。

漫步其中,古朴的木质结构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青灰的瓦片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这一切都在诉说着中国古代匠人们对“天人合一”境界的不懈追求。在这里,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

万年禅寺

离开桐柏宫,实践队来到了始建于唐代的万年禅寺。这座古刹如一位寂然不动的智者,静静地诉说着千年的佛法传承。在这里,队员们又一次感受到了“和合”精神的魅力。

万年禅寺是天台宗与禅宗交流融合的见证。这两个佛教宗派,如同交响曲中的两个乐章,各有特色又和谐统一。天台宗的教理如宏大庄严的交响乐,禅宗的顿悟如清脆灵动的独奏曲,两者在这里完美融合,谱写出一曲动人心弦的佛法乐章。

自唐以来,历代高僧大德在这里切磋交流,他们跨越宗派的界限,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就像音乐家们不断尝试新的乐器组合,创造出更加美妙的音乐。

站在万年禅寺的大殿前,队员们仿佛看到了一座跨越中日两国的文化之桥。禅宗东传的历史如同一幅长卷在眼前徐徐展开:明庵荣西等高僧像文化使者一般,将禅宗的种子播撒在日本的土地上。这颗种子不仅生根发芽,更是开出了绚丽的花朵,影响了日本的茶道、书法等多个文化领域。

这段历史告诉大家,文化的力量是如此神奇,它能够跨越语言和国界的障碍,在异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绽放出独特的魅力。

郝老师讲解

走出大殿,队员们惊喜地发现僧人们正在田间劳作。这一幕将“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禅宗精神生动地呈现在眼前。农禅结合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门高深的修行艺术。

看着僧人们挥汗如雨的身影,队员们仿佛看到了他们在平凡的劳作中寻找生命的真谛。锄地时,他们与大地对话;插秧时,他们与生命相连。每一个动作都是真理的跳动,每一滴汗水都是禅心的流淌。这种将劳动与修行完美结合的生活方式,不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最好诠释吗?

在当今社会,这些理念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人们要珍惜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在劳动中体认生命的真谛。

当晚霞染红天际,队员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天台山。回首这段旅程,“和合”二字在心中激起层层涟漪:它是文化的交响乐,让不同的思想和信仰和谐共存;它是身心的双人舞,让物质与精神达成完美的平衡;它是建筑与自然的对话,让人与环境融为一体;它是宗教的交响曲,让不同的修行方式相互借鉴;它是文化交流的桥梁,让智慧的火花跨越国界;它是生活的艺术,让平凡的劳作成为通往觉悟的道路。

“和合”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生生不息的智慧之源。它教导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寻找平衡,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不忘与自然和谐共处,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坚守文化自信又包容万象。

站在新时代的潮头,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发展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也许答案就藏在天台山的晚风中,在桐柏宫的袅袅香火里,在万年禅寺的阵阵梵音中。让我们一起倾听,一起思考,一起实践,将“和合”的智慧之光传递给更多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文:牟吴越、李思影、林涵/图:天台山和合文化暑期实践队/审核:陈灵强、林军辉、张燕、郝金广、屈燕飞/责任编辑: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