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下午,《基于新课标理念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讲座暨“名师摇篮”省赛成果汇报展示观摩活动在A3教室成功举办。活动由康海荣教授主持,湖州市南浔区第二中学初中语文高级教师杨祖艳以《基于新课标理念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为题作专题分享,省赛选手黄泺璋、施桦作训练成果展示。

杨祖艳老师围绕“重述对‘学习’一词的认识”“深度解读课程标准”“将问题转化为学习活动”三个方面展开讲座内容。她首先结合《说文解字》中对“学”“习”二字的阐释,点明教学的核心是教会学生学习,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自主觉悟;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灵活地随机应变。同时,她通过分析布鲁纳教学理论,指出当前教学需突出“评价与创造”导向,教师在教学中应重点引导学生思考“文章是怎么写的”“写得怎么样”“能从中获得什么”。

随后,杨祖艳老师深度解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的相关要求,紧扣“素养”核心强调: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需聚焦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她同时着重指出“朗诵”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价值,提出通过朗诵引导学生掌握灵活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习更具实效与意义。
最后,杨祖艳老师从教学设计实践、基本知识储备两个维度,对我院见习生提出具体要求,并以课文《台阶》为例,重点强调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学习任务的必要性。
“名师摇篮”省赛模拟上课观摩活动在讲座后半段展开。活动中,黄泺璋、施桦两位同学先围绕主题展开即席演讲,而后分别以泰戈尔《金色花》与冰心《荷叶·母亲》为授课内容展开模拟上课并现场答辩。凭借对文本的独到见解与新颖上课模式,充分展现师范生教学素养,让参与观摩的同学收获颇丰,为大家提供了优质的教学实践参考范例。


模拟授课结束后,杨祖艳老师对两位同学的课堂进行专业点评。她首先肯定了两位同学在语言表达、板书设计及整体教学设计上的亮点;随后重点强调,教学中需重视处理学生随机回答,确保问题设置兼具开放性与可答性,做到让学生有话可说;同时针对文本特点提出建议,如《荷叶·母亲》应突出情感、《金色花》需聚焦事件讲述,可通过分组朗读深化文本特色;此外,还明确区分象征与托物言志的概念差异,并指出教学设计需注重问题环环相扣,帮助师生理清课堂思路,为师范生后续教学能力提升提供关键指导。
本次《基于新课标理念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讲座及模拟上课观摩活动,不仅深化了同学们对新课标理念的理解,更通过一线名师的示范与优秀学长的展示,为大家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鲜活范本。为人文学院师范生的专业成长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即将到来的教育见习与师范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