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速导航  >  成果展示  >  正文

成果展示

《〈法书考〉〈图画考〉校注》

作者:宋佳俊 发布时间:2025-09-03 点击数量:

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3月

内容简介:

盛熙明,元代书画理论家,本龟兹人,后迁居豫章(南昌)。盛熙明的祖、父辈均是龟兹人,今新疆库车县一带。祖父辈随元人南下,开始定居南方,盛熙明后在豫章长大。盛熙明精通汉文化,据陶宗仪《书史会要》载其“清修谨饬,笃学多材,工翰墨,亦能通六国书。”《法书考》《图画考》是元代盛熙明前后所写的两部书画理论著作。《法书考》是盛熙明创作的一部书法理论著作,共八卷,分为《书谱》《字源》《笔法》《图诀》《形势》《风神》《工用》《附录》,涉及书法源流、品评、辨伪、用笔、结构、章法、审美等诸多方面;是书始作于元文宗至顺二年,至顺四年四月五日完成,并进献给顺帝,皇帝非常喜爱,藏之于禁中,以备亲览。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称此书“足称简要,朱竹垞谓其文约旨该,尚非虚誉”。此外,《法书考》在明清两代书论中流传较广,对明清两代书法理论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如陶宗仪的《书史会要》就曾参考过《法书考》,明代潘之淙《书法离钩》亦效仿《法书考》分类品评模式。但是,此书也多为后世研究者所诟病。一方面,该书多摘引前人之述作,创新不足,余绍宋批评其“亦皆摘抄成文,较他卷为芜杂,采伪籍亦较多”。据王小飞、张玉坤统计,《法书考》一书中摘引历代书论著作达五十六种。但从另一方面说,在保留历代书法文献上有很重要的意义,如袁裒《书学纂要》,此书现已亡佚,如今只能借助《法书考》所引《书学纂要》之记载窥其大概。《图画考》是盛熙明继《法书考》完成不久之后又撰写的一部绘画理论著作,是《法书考》的姊妹篇,共七卷,分为《叙古》《工用》《纪艺》《名谱》《鉴藏》五目,涉及绘画源流、品评、鉴赏、笔法、题材等多方面的论述。《图画考》大致成书在至顺四年左右,其目的和《法书考》一样,以供皇帝翻阅,指导其绘画创作。《图画考》这部书条理清晰,《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中称其“条理佚然”。现存元代绘画理论著作虽有不少,然多散见于笔记、题跋之中,像《法书考》这样系统全面的绘画理论并不多见,它是继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和宋代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之后又一部全面、系统的绘画理论著作。但是,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多抄撰前人之作,主要有张彦远《历代名画记》、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宣和画谱》、郭熙《林泉高致》、米芾《画史》。点校说明:现存《法书考》主要有曹寅楝亭十二种本、吴暻抄本以及四库本。今以曹刻本为底本,以吴抄本为校本,参考四库本。现存《图画考》只有两个抄本传世,一是旧抄本,二是铁琴铜剑楼抄本。今以铁琴铜剑楼抄本为底本,旧抄本为校本进行校勘。

新书丨盛熙明著,宋佳俊校注《〈法书考〉〈图画考〉校注》出版 https://www.sohu.com/a/781401789_121124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