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速导航  >  成果展示  >  正文

成果展示

《雅俗际会:宋代话本与文言小说共生关系研究》

作者:李建军 发布时间:2025-09-12 点击数量: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21年4月

内容简介:

宋代话本与文言小说既二水分流又局部交汇,既互相倚傍又彼此消长,是文学史上雅俗际会的共生典范。共生基础源于两者属于相异又相邻的叙事类型——士人叙事与市民叙事,源于两者在叙事话语、叙事行为、叙事旨趣、人物塑形、叙事伦理等方面的异质互补。共生语境则是唐宋之际社会变革、阶层变动、观念变迁、雅俗变化导致的市民文化与士人文化的双向互动。共生机制是两者之间叙事观念的双向渗透、叙事题材的双向改编、叙事技法的双向借鉴。共生形态是形成了世俗化传奇、准世俗化传奇、种本式文言小说、话本式传奇、传奇式话本等小说文体新样式。共生脉络则大致经历了北宋前期的独立期、北宋中后期的接触期、南宋前中期的交互期和南宋后期的消长期四个阶段。宋代话本与文言小说的共生,推动叙事文学重心从历史叙事、纪实叙事向文学叙事、虚构叙事的转移。在中国叙事文学史上,由于受到“史贵于文”以及史传“实录”理念的强大影响,小说创作的“慕史”倾向和“史化”特征非常明显,历史叙事风靡一时。唐传奇“始有意为小说”“作意好奇”,开启了“亚叙事”到“叙事”、“史传叙事”到“虚构叙事”的转折,但受众仅限于士子文人,缺乏较为广泛的社会影响。宋代话本与文言小说的共生,推动小说聚焦从“人物”到“故事”、“意蕴”到“趣味”,推动叙事观念从“淑世”到“资暇”、“慕史”到“幻化”,推动中国文学由雅而俗、由文而白的重大转折,为近世叙事文学的繁荣奠定了观念基石和文体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