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探寻三门东屏古村的悠悠古韵与传统文化,人文学院“二十四节气民俗”调查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4日来到东屏古村开展实践调研活动,实地参观陈氏宗祠、下新屋道地、东屏红妆博物馆等地,深入体会传统文化蕴含的魅力。
“已成风俗归邹鲁,共约文章到汉秦”这是悬挂于陈氏宗祠正厅两侧的一副楹联,在古村宣讲员的介绍下,实践队员了解到该联出自《道南集》。元朝年间,东屏陈氏鼻祖陈笏任宁海教谕,功绩显赫。晚年解组归田,宁海诸生写下《道南集》一书相饯别,以此表达对陈笏道德文章的高度推崇和赞誉。参观完毕后,大家对陈氏宗祠的结构布局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陈氏宗祠前为门楼、戏台,两者相连;中间为天井,两旁设厢房,后面是三间正堂。青砖黑瓦,构筑宏丽,工艺精美,具有鲜明的浙东沿海地区的四合院落风格。其中,石雕、木雕、彩绘尤具特色。
在宣讲员及村民的讲解下,大家对宗祠正堂前的戏台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陈氏宗祠的戏台除了经常演戏娱民之外,还具有谢神还愿的特殊意义,如“做老爷戏”。戏台的整个外观更是别具一格,整个戏台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别有风姿。“这些角梁、栏杆上面的图案都采用的是彩绘手法,仍然保留着当时颜色,这些构造在整个三门湾地区都是极为少见。”村民们指着戏台说道,眼里流露出骄傲的神情。
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侵蚀,宗祠满是岁月的痕迹。但从合抱粗的梁柱、雕花的础石和精美的彩绘中,仍能感受到其雄伟凝重和当年的富丽堂皇。
跟着宣讲员的步伐,实践队员们穿梭于古村小巷中,经过一个个保存完好的道地,上新屋道地、下新屋道地、第一道地……这些道地展现了东屏古村厚重的历史和岁月雕刻的沧桑,留下了先人的足迹和回忆。
在宣讲员的热情介绍下,队员们仔细参观了“下新屋道地”。一进门,便看到屋内的一把重120斤的大刀和一块重360斤的石墩,“这把大刀是东屏陈氏二十三世孙练武时使用的”,宣讲员说道。她还表示,一代一代的东屏人,将一件件精美的铁器远销至周边数县,产品供不应求。东屏人民还将铁匠铺设至宁波、石浦等码头销售铁制品,既方便了当地人的需求,又减少了运输成本。
参观完“下新屋道地”后,实践队员们步行在其边上的小巷中,这里有一口历经数百年的水井,叫“双眼井”,又名“鸳鸯井”。村民们告诉实践队员们,当地有一个民间传说:喝了左边的井水会生女儿,喝了右边的井水则会生儿子,若两口井水都喝,则龙凤呈祥。直到今天,古村里的村民仍在使用这古老的水井。
实践队员们邂逅的一场跨越千百年的浪漫,是隐匿在青山墨瓦中的东屏红妆博物馆。走进博物馆,古色古香的楼阁再现了古人成婚洞房花烛夜的画面,这一幕也是十里红妆婚俗的重要场景。
“十里红妆这一习俗最先起源于浙东地区,是落难的宋高宗与东屏结下的不解情缘,也是台州地区的女子出嫁时享有的特殊待遇,有“浙东女子尽封王”之称。”宣讲员讲述道。
博物馆的二楼还藏有一张做工精美的“千工床”,该床是千工床里最为出名的“拔步床”,实践队员们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古代能工巧匠制作的集历史、艺术为一体的文化结晶。展厅内的资料介绍千工床必须是朱金木雕、泥金彩漆、拷头拼攒、薄意玉璧等工艺的结合。正如展厅中的拔步床,分为两部分,前面的部分叫“拔步”,也叫“踏步”,是床沿前边一个小平台。“在这个拔步区域,古时候的大户人家通常会在右边安放二斗二门小橱,左边放马桶柜;有的床上还配有书架、角柜、钱箱、小吃盒等等,几乎涵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宣讲员补充道。
经过岁月沉淀的东屏古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通过一代又一代东屏的保护、修缮、传承,必将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不可复制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