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春泥”浸润沿江岸 童心妙手绘华章

发布时间:2025-07-14      浏览量:

夏蝉啁啾,书墨飘香。7月13日,人文学院“春泥萌芽”实践队步履不停,走进临海市沿江镇图书馆,将知识与创意化作清凉的甘霖,浇灌着孩子们求知的心田。队员们的青春身影与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这个盛夏的图书馆里,共同谱写着实践育人的新篇章。

实践之始,旨在启智增识的“走进浙江——趣味认知课”活动拉开了序幕。队员们化身向导,带领孩子们“云游”诗画江南。从省名渊源到地市风貌,从山水胜景到风物人情,一堂课犹如一扇窗,孩子们畅所欲言,问答之间,眼中闪烁着好奇与兴奋的光芒。通过这节课孩子们得以窥见家乡浙江的丰饶多姿,在幼小的心灵中悄然播下热爱乡土、探索世界的种子。

实践队成员为孩子们讲解浙江知识

知识在学习中扎根,在实践中生长。紧随着趣味认知课,实践队精心设计了“巧手拼绘中国地图”手工环节。队员们分发材料,耐心指导,孩子们认真拼贴,一块块色彩鲜明的区域在他们指尖跃动、组合。当雄鸡版图渐渐在桌面上完整呈现,当熟悉的家乡浙江在图中被孩子们骄傲地指认,那份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这不仅是一次地理知识的巩固,更是一次生动的爱国情怀的培养,让广袤的国土在方寸之间变得可触可感。

18E79

孩子们展示中国地图手工作品

午后时光,实践课堂转向古老文明的探寻——“粘土甲骨文”手工。实践队员首先简述了甲骨文作为汉字源头的重要地位及其独特魅力。随后,孩子们领取各色粘土,在队员们的启发下,挑选感兴趣的甲骨文字形,开始了充满想象的创作之旅。揉捏、塑形、按压……抽象的古老符号在孩子们灵巧的手中化作一个个立体的“泥版文书”。这堂别开生面的手工课,让沉睡千年的古文字“活”了起来,在寓教于乐中为孩子们打开了通往中华文明源头的第一道门。

这些凝聚着智慧与创意的成果,如同“春泥”队员们悉心播撒的种子,悄然落入童心的沃土。今日“行走的课堂”,以趣味引领认知,以巧手触摸山河,以泥土对话古老文明。

我们期待,这方浸润着汗水与欢笑的“春泥”,能持续滋养孩子们心中求知探索的嫩芽;更期待,那承载着文化印记的“甲骨”与描绘着祖国轮廓的“地图”,能伴随他们成长,终有一日绽放为守护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花绿荫。

文:何泓逸、凌子梁、林柯吟、颜雨涵、张美娴/图:春泥萌芽实践队沿江镇实践点/审核:陈灵强、林军辉、徐樵楚、陈夜昱/责任编辑: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