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远方来信(五):屈啸宇老师在英国牛津

作者:文/图 屈啸宇     发布时间:2018-07-29      浏览量:
牛津看书记
 
    英国的春夏秋三季实在太短,今日出门时已经是寒风大作,又是冬景了。归国的日子不过在几十天之后,但却越发想念我的临海城。本该早些写一些近况回家,但想来想去,除了图书馆以外,似乎实在没有多少可说的内容。因此,在此只能仿效国辉学兄,笨拙的写上一些图书馆里的事,希望能略慰乡情,也为台州学院的师友们送上一份迟到的中秋祝福。
    远方来信(五):屈啸宇老师在英国牛津
   (牛津大学的主图书馆,博德利安图书馆)
    除了拥有一座名声赫赫的大学以外,牛津和我出生和生活的临海小城并没有太多区别。和临海一样大约在七世纪建城,一样有一条河临城而过,河畔一样是三条主街两横一纵撑起一个实在不大的老城区。
牛津城的河和街比大学更古老,因此除了市中心和博德利安图书馆附近有一片集中分布的大学建筑以外,其他很多有名无名的大学机构也只能零零碎碎的屈在某个角落。而在牛津城的大多数日子,我的一天就是从郊外小山坡上的住处骑着车一路向西,越过泰晤士河,穿过高街,一头扎进大图书馆的后巷,在一大片迷宫一般的古旧建筑中间寻找某个阅览室开始的。
    远方来信(五):屈啸宇老师在英国牛津
    (牛津大学的韦斯特图书馆,用于地图和珍稀古籍阅览)
    牛津大学的阅览室是个神奇又烦人的所在。这座城市拥有大大小小一共九十九座图书馆,但真正能让你借回家的藏书却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其中涉及中国话题而又能出借的藏书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想要看某本书,你只能在牛津庞大但高效的网上系统里找出来,然后提前一天预订。第二天早上,一辆小货车会从大图书馆的某处地下书库出发,慢悠悠的穿街走巷,直到把这本书带到某个阅览室。
    这些阅览室有的古旧而堂皇,有的前卫而简约,有的只是一个放满了书桌和书架的房间而已。坐在那儿的或许是某个名声显赫的学界先辈,或许是某个十八九岁的本科学生,每个人都像在赴一场约会一般在这里出现。当然,在这座繁文缛节多的令人发指的城市,这样的约会反而是异常轻松的。
    约会的对象是一个个的蓝盒子。牛津的藏书太多太杂,因此很多书籍是按尺寸码进同一个盒子的。打开盒子,除了你预定的那本以外,还会随机混入一些其他各种主题的书籍,以至于总会让你纳闷,它们怎么就归到一块来了呢?这些盒子装书很多时候也不考虑年代。有一次约的盒子里突然掉出来一本小册子,连蒙带猜的翻了翻,那竟然是一本19世纪调皮学生们写的,调侃某个教授的打油诗集。因此,每个蓝盒子就像一个不知年龄,不知性格的约会对象,每一次打开都像一次历险,有时喜出望外,有时又哭笑不得。
远方来信(五):屈啸宇老师在英国牛津
(牛津中国中心的阅览室)
    因为书不能出门,囤书和“偷书”成了我在牛津的一种常态。阅览室里总设有一个角落里的房间,里面有一些小格子,上面标着你的姓名缩写用来存看不完的盒子。日子一久,你就会变成一只松鼠,在这座城市里的各个角落里到处埋藏标上你名字的松果,然后计划着某一天想起来的时候挖出来大嚼一顿。
    当然计划只是计划,我的记性实在无法和这城里成群结队的松鼠君们相比,因此总是忘记,忘得太久,一份来自图书馆员的邮件就会来提醒,sorry sir,你能来一下吗?
    接下来就是偷书了,手机也好,相机也好,还是手抄也好,总之是一阵手忙脚乱,腰酸背痛。一抬头,对面座位的仁兄也在做同样的事情。周而复始,我就有了几个来自世界各地的偷书贼朋友,偷书的间隙在茶水间和他们一起用奇怪口音抱怨可恶的reading room和更可恶的英国天气,这倒是一种非常有趣,而且锻炼语言能力的消遣。
    远方来信(五):屈啸宇老师在英国牛津
    (下雨天的大图书馆)
    不过无论是大牛还是学生,在阅览室里,每个人约会的结束时间都是确定的。假期时是
    下午五点,学期时是下午七点,图书馆员会先摇响一个铃铛,如果你置若罔闻,他或她就会半抱歉,半责怪的走到你的位置前,sorry sir,今天到此为止。
    其实,即使是这样的约会能够继续下去,和这座城市里浩如烟海的藏书相比,无论是我笨拙的脑子,还是手机或相机那点可怜的内存还是会显得那么无能为力。不过或许这就是这座城市神奇之处吧,将近一千年的时间里,无数的知识沉淀在大街小巷的这些房间里,然后诱惑着着一个又一个不知满足的大脑。
    其实无论是在大西洋的岛上,还是太平洋边的家乡,大学总是如此,它总会给好奇的人留下一处可以呆的地方,而这或许就是我们如此热爱这些象牙塔的原因。
 
                                                                                                                                                屈啸宇
                                                                                                                                           2017年10月 于牛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