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机构设置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党建工作
教工党建
学生党建
师资队伍
教授名录
副教授名录
教职工名录
退休教职工
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教学科研
研究机构
学科建设
教学建设
学术活动
学生工作
学工在线
学生社团
学生风采
下载专区
最多跑一次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机构设置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党建工作
教工党建
学生党建
师资队伍
教授名录
副教授名录
教职工名录
退休教职工
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教学科研
研究机构
学科建设
教学建设
学术活动
学生工作
学工在线
学生社团
学生风采
下载专区
最多跑一次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速导航
>
学院新闻
> 正文
快速导航
学院新闻
通知公告
成果展示
学院新闻
“三台人文论坛”第50讲:福建师范大学雷文学博士开展《象征和兴:关于新诗的中西哲学精神的思考》讲座
作者:文/巩静 摄/王婷婷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6-06-06
点击数量:
文
图
审核
责任编辑
6月3日下午,福建师范大学雷文学博士应人文学院邀请,在1310教室开展题为《象征和兴:关于新诗的中西哲学精神的思考》的讲座。
新诗的诗体的变化主要有:以自由体代替格律体和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讲座开始雷老师就简单介绍了新诗的变化,也表明今天的主讲内容为:新诗的创作手法之新和创作手法背后的哲学。表面上象征和“兴”都有用他物来暗示主题之意,但精神上有很大的不同;象征的哲学基础是形而上学和超验精神;兴的哲学基础是中国古老的“天人合一”哲学,特别是道家的自然哲学。为了加深大家的理解,雷老师引用海子的《西藏》中表达的精神的唯一性、绝对性和崇高性,以及“兴”哲学基础上王维《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天人合一”的境界。
在肯定象征带来利的同时,雷老师对新诗抛弃民族诗学的精华——兴,深表惋惜。另外,西方哲学精神所固有的不可知论、怀疑主义、虚无主义、精神悖论、死亡深渊等矛盾也使新诗有很大阻碍。对此,他认为新诗的发展不但要提倡“兴”,发扬象征还要把眼光重新投向印度的“梵我合一”精神。印度哲学不仅具有西方哲学崇高的形而上学和彼岸境界,还具有中国所追求的精神和世界的统一,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两学之长也避免了两学之短,所以是值得探索的。
在讲座最后,雷老师说:“中国新诗同时吸收传统、西方和印度哲学精神,并且将其有机融合而成为一种新的哲学精神,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是一个正确的做法。没有哲学的成熟就没有诗学的成熟。新诗哲学精神的探索尚是长路漫漫,应猛力精进。”
一场关于新诗中融汇的哲学讲座,让大家在了解新诗的同时也对西方哲学和印度的“梵我合一”精神有了更深的见解,对今后诗学的发展和同学们对诗学的研究有重要作用。
上一篇:讲学习 守规矩 有作为 金先龙为人文学院师生党员作专题党课
下一篇:媒体关注GC剧社《暗恋桃花源》校园演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