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机构设置
现任领导
党建工作
教工党建
学生党建
师资队伍
教授名录
博士名录
教师名录
教学科研团队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学
教学建设
科学研究
研究机构
学科建设
学术活动
学生工作
学工在线
下载专区
下载专区
最多跑一次
最多跑一次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三台人文论坛”第43讲:浙江大学王元骧教授为人文学院师生作专题讲座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6-03-09
浏览量:
3月5日上午,我国著名文艺理论家、浙江大学博导王元骧教授应邀作客“三台人文论坛”,为人文学院师生作题为“审美:向人回归”专题讲座。此次讲座由学院文艺学团队负责人李涛教授主持。
针对当下美学与文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王元骧教授提倡守正与创新并举的理念。他首先从概念的廓清入手,指出反映论、实践论、辩证法并未过时,应予以“守正”。以前对反映论的理解不全面,其原因首先在于对英文术语“Subject”、“Object”的翻译不准确;将它们译为两元对立的主观与客观,而准确译法应为主体与客体。他指出主体不同于主观,它包含着客体的因素,而客体也不同于客观,它是浸染着主体的客体;前者是旧唯物主义的二元论,后者才是辩证唯物主义。
其次,王元骧教授认为反映并非直观反映,只从认识论出发的反映是伪智主义的观点。因为人是知意情的统一体,所以人的反映不仅仅是认识的客观反映,还是带有情感的主观反映,是事实意识与价值意识的统一。前者告诉我们“是什么”,后者要求我们“应如何”,前者是“知”,后者是“行”,知行合一就是理论与实践统一。他指出过去我们把理论当作知识,当作教条,这样理论就会过时;只有把它当作处理事务的“智慧”,才能指导实践,明事理。
同时,王元骧教授联系文学理论与美学史的发展指出辩证法的重要性,是它将主客二分导向主客统一,将片面的深刻引向全面的理解。而我们现在的理论发展往往是从一端转向另一端,从理性主义转向感性主义、从本质主义转向反本质主义等,这些都有失偏颇。他指出,理论来自于具体实践,要避免教条主义的误区,观点与方法是不可分割的。最后他就实践论美学、美感、审美判断、艺术态度等具体美学问题表明了自己的看法。
在交流互动环节中,王元骧教授就同学们提出“有哪些适合大学生阅读的文艺美学著作”等问题,向大家推荐了德国美学家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朱光潜先生的《谈美》和李泽厚《美的历程》等经典论著;并叮嘱大家要坚持阅读原典,看书切不可片面化,不可盲目尽信,人云亦云。最后他谈到生活应强调审美超越,值得我们追求的生活就是美的生活,这也正是生活之美;并鼓励大家以趣味作为学习动力,学有所成,回报母校。
通过本次讲座和交流,同学们表示会借助王教授的视角,对文学理论及美学作进一步的了解,去寻求生活中真正的美。
上一条:
“三台人文论坛”第44讲:四川师大周芳芸教授解读林徽因智慧人生
下一条:
我院两位教师入选第五批市宣传文化“四个一批”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