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šće在塞尔维亚语中的意思是“交汇处”,从2011年10月甫一踏上这片土地的那一刻,就深刻体会到“交汇”的内在涵义。东方文化和西方文明在这里交汇;多瑙河与萨瓦河在这里交汇;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甚至犹太教在这里交汇;冷战时期,前南斯拉夫处在两大阵营的最前线……
“交汇”为塞尔维亚带来了多元的文化,带来了经济方面的收益,同时也带来了民族的割裂和无休止的争战。1999年北约轰炸后的国防部大楼依然矗立在贝尔格莱德街头,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一切。
而今,我带着儿时南斯拉夫电影镌刻在脑海里的印象,带着对一战前刺杀奥匈帝国王储的好奇,带着对产生过如彼得洛维奇、米哈伊洛维奇、米卢蒂诺维奇、桑特拉奇、萨维切维奇、斯坦科维奇、德约科维奇等数不胜数体坛天才的国度的“好奇”,不由地让我驻足,驻足下来慢慢打量这个曾经充满血性民族的过往,摩挲中思忖这个国家的未来,我想,这个时候我与这个国家正好“交汇”了。
(图中即多瑙河与萨瓦河交汇处)
我与塞尔维亚的交汇点就在贝尔格莱德大学。作为该国最知名的大学,汇聚了该国最优秀的专家学者,吸纳了该国最优秀的学生,通过课堂内外的教学与交流,让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塞尔维亚这个民族的了解。
站在不同的视角审视对方的话,会发现很多既不可思议又异常有趣的文化现象。比如,作为一个中国人,有时候会觉得巴尔干半岛这么肥沃的土地、这么丰富的自然资源,没有尽力去开发实在可惜;站在塞尔维亚人的视角,觉得一个人来到世界上,何必象中国人那样无休止地工作、工作、工作,应该懂得去享受生活。又如,在中国人看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应该尽量去克服;在塞尔维亚人看来,如果遇到的困难太多,就应该懂得及时放弃。诸如此类的思维差异层出不穷,细细想来,各有各的道理,这就需要我们这些不同民族的人,怀抱一种“理解”的情怀接纳对方。
在大学的课堂上,经常会碰到学生迟到的问题以及学生旷课的问题,因为这种文化的形成有其传统。在塞尔维亚人看来,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自己应该为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在中国人看来,这样的大学和这样的大学生是不负责任的。两种不同观念“交汇”,还是应当抱以理解的态度。从知识储备、应试能力来看,尽管塞尔维亚学生比中国学生弱一些,但从自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来看,明显超出中国学生一筹。这些能力不可能量化,但直观的相片可以告诉我们一个不争的事实:塞尔维亚大学生的眼睛“近视率”极低。
(图片中是笔者与贝尔格莱德大学中文专业大一年级学生的合影)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华文化和汉语也引发了塞尔维亚人学习的兴趣,在孔子学院的课堂上,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段的学员在此“交汇”,学员构成中既有教授、博士,又有失业人员、中小学生;既有耄耋老人,又有垂髫儿童……真是一幅有趣的景象!
(图片中是笔者与孔子学院学员的合影)
在行走中思索,我曾为科索沃从塞尔维亚分裂出去慨叹不已,因为塞尔维亚民族文化的根深深扎在科索沃,至今塞尔维亚8处世界文化遗产中的4处留在科索沃;我也曾在尼什骷髅塔中的留言薄上,用沉重的笔触写下对英雄们的敬仰;我也曾去该国的多处古堡辗转,沿着多瑙河修筑的一座座要塞,似乎还能让人勾起对古战场厮杀的联想……
一切的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时,但在我的世界里正“交汇”一处,不停地撞击着我这个异域人固有的经验。
这个时候不得不令人喟叹:与其说我是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毋宁说我是站在东西方文化十字路口漂泊的游子。既然如此,那就让我一直行走在Ušće吧
(康海荣 写于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2013年5月2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