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印象南大——学人篇:华夏文化薪火传

作者:李建军     发布时间:2013-05-27      浏览量:

        作者按:201211月至20134月,作者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访学半年,研究“东南亚儒家文化流播与华人裔群文化认同”,真切感受到海外华人对中华文化的拳拳之心,心有戚戚,难以释怀,特作此文。

            远方来信(三):李建军老师在新加坡

                       (新加坡鱼尾狮公园留影)

    国内已是秋风萧瑟黄叶飘零,狮城仍然郁郁葱葱鸟语花香。今天是李教授荣休前的最后一课。早上九点,我早早来到了中心会议室。十多把棕色座椅环绕着一个长长的椭圆形木桌,木桌的正前方,投影仪屏幕已经放下来了,一位谢姓男同学与一位雷姓女同学正愉快地聊天。李教授身着淡绿色短袖、黑色裙子,披着一条淡红色纱巾,缓缓走近会议室。对着谢,李教授面带微笑地说道:“征达,你的文章被《联合早报》采用了,今天已经刊发出来了,真是不错。”停了一下,又说:“你的文章我改后让你自己投给报社,我并没有打招呼,报社最后录用了,证明文章确实还是有水平的,祝贺你。”那一刻,我分明感到李教授眼里流露出师者对学生取得进步的由衷欣慰。   

               远方来信(三):李建军老师在新加坡

                            (与李元瑾教授合影)

    然后陆陆续续又来了三位研究生。于是开始上课,由两位博士班同学汇报研修“新马华人知识分子”的各自心得。一位曲姓博士用PPT汇报《作育英才,传承文化:以陈祯禄与南洋大学的创办为中心》,当讲到陈祯禄之言“华人不爱护华人的文化,便是畜生禽兽”时,教授示意其停下:“陈祯禄是位温和的谦谦君子,可能有相类似的一些想法,但应该不大可能讲出如此偏激的话语,请注意核对一下原文。”一位同学迅速用手机上网查询到该话语的英文原文,并朗读给大家听,原来是译者翻译时出了问题。教授顿了一下:“同学们要特别注意喔,引用文献一定要用原本,要用最初的语言文本材料,对待译本一定要非常慎重。如宋旺相的One hundred years history of Chinese in Singapore中译本问题很多,误译之处不少,大家一定要非常谨慎。”博士汇报完后,教授启发大家讨论,然后她做了一个精炼的小结,提醒大家要充分注意新马华人知识分子在东西文化碰撞下的复杂心态。

接下来,一位贺姓博士用PPT汇报《许云樵——开拓在地知识的南来学人》。突然,坐到对面的一位女博士递给我左边的范姓同学一张三十二开大小的精致折叠卡片,我非常好奇,恳请范能否让我一饱眼福。范打开卡片,原来是诸位同学写给教授的祝福言辞。卡片内页左上方写道:“A Nangyang Life. 献给最最敬爱的李元瑾老师,我们的学姐,我们的师长,一个为南大付出宝贵心血,也让南大为她骄傲的南大人。她毫无疑问地践行了A Nangyang Life,也让我们记住 the life at Nangyang.”左下方写道:“致亲爱的学姐暨敬爱的老师,祝福您在往后的日子更美满和更充实!”旁边还用红笔画了一颗心,然后是签名。内页右上方写道:“…but we will remember your thoughtfulness along time.”右下方写道:“愿老师荣休后生活幸福,学术成果累累。感谢带我进入新马历史人物的世界。”接着是签名。再下方是“如果说能让旧南大生念念不忘的人是陈六使,那么新南大中文系的学生也会永远记得李元瑾。愿老师荣休后天天开心快乐”,接着是签名。

看到这些话语,我不由自主地立刻掏出手机百度搜索李教授的生平:“南洋大学学士和硕士,香港大学博士。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旋即加入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的教研队伍。2003年南大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创立,她被校长委任为中文系创系主任兼中华语言文化中心主任。200710月,她卸下中文系主任之职,继续主管中华语言文化中心。主要研究兴趣是东南亚华人,新马华人知识分子,南洋大学历史,华人与中国等,已经发表数十篇论文。她的专著受到澳洲、香港、澳门、中国和新马等地学者的评论。”应该说,教授作为南洋大学的早期毕业生,又作为南洋大学的资深研究人员长期研究中华语言文化,确实是继承了南洋大学的精神血脉,怪不得那几位研究生不顾辈分亲切称其为学姐。

贺姓博士PPT汇报完毕。教授缓缓说道:“不晓得同学们是否清楚,刚才淑芳汇报的历史学家许云樵先生任教于南洋大学时就在我们这栋楼办公,我们现在在华裔馆的这头,当时许云樵就在馆的另一头。”教授眼里放出一种光亮,似乎是在历史的隧道里寻觅和回想南大的前世今生。南洋大学作为海外第一所华文大学,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由华人历经艰辛创办而成,数经磨难,1980年曾被迫并入新加坡大学;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南洋大学老校址成立的南洋理工学院,迅速发展而成南洋理工大学,并接收了南洋大学校友资料等重要校史文物,且将原南大办公楼改造而成华裔馆,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研究,承继了南洋大学的精神血脉,南大可谓死而复生,凤凰涅槃。教授作为一位资深的南大人,当然会对南大的斑斑往事念念不忘。

接下来大家共进午餐。荧幕上出现了“A Nangyang Life”、“师恩芬芳,永驻心间”的画面,大家开始讲述教授引导和教诲自己的有趣故事。教授默默地听着,不时报以会心的微笑。然后大家提议用歌声表达祝福,并请教授先唱两首。教授缓缓地说:“我会唱英文歌曲,但我今天要唱华语歌曲。”于是用闽南语唱起了儿歌,听着歌声我心中暗忖,教授先辈也许是福建人,后来移居星洲从此加入异邦国籍,但心中最难忘的歌谣还是故乡的儿歌,最深厚的情结还是故乡的眷念。然后李教授又用标准的国语唱起了《红楼梦》中的《葬花吟》,那种哀婉而又古雅的情怀令人动容。那一刻,我深深知道,华夏文化依然在海外华人的血管里奔涌。

        远方来信(三):李建军老师在新加坡

                                 (学术讲座中)

      华裔馆前有一片草坡,终年绿草萋萋,绿草之间,有八个斗大的颜体汉字——力争上游,自强不息。这是南洋大学凤凰涅槃的精神写照,这是华夏子民异域拼搏的精神写照,这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精神写照!

                             (李建军   2012年11月9于南洋大学中文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