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人文学院举办优秀实践指导教师经验交流会

发布时间:2019-05-24      浏览量:

 

523日下午,优秀实践指导教师经验交流会在临海校区1410教室举行。本次交流会由人文学院副院长李跃华主持,优秀实践指导教师包兆昌、陈隆升、康海荣与在场教师作了相关经验分享。

首先,包兆昌老师从两个方面阐述了实习和教师技能实训的教学实践环节。他认为,在安排学生实习工作的过程中,各项条例的落实和实习组长的作用尤为重要,建议学院召集实习动员大会并明确任务分配,学生返校后要及时进行实践心得总结,并由指导老师进行点评。实习工作期间,老师需要及时联系实习地负责人,把规定陈述清楚以求实习单位最大程度的配合,积极参与实践组的教研活动,主动了解学生问题并及时地跟校方沟通协调。

其次,陈隆升老师从近七年来的基本情况、“名师摇篮”的训练团队、竞赛训练的过程简介、竞赛训练的思考四个方面汇报了“名师摇篮”的竞赛训练。由初创时期的“高标准、严要求”到拓展期的“以点带面,追求卓越”,“名师摇篮”的发展迅速。团队指导组人才济济,而精英教师不断的加盟让整个训练团队如虎添翼。通过具体训练步骤的呈现,陈老师展示了不断健全的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的培养机制。同时,他还给出了人文学院参加浙江省第十届教学技能竞赛的训练计划以助于更深入地了解“名师摇篮”的竞赛训练。谈及训练中的得失与思考,陈老师强调了团队作战的优势,要求学生在不断反思中前进,强化“身份认同”,管控自身情绪,优化训练模式,追求效益最大化。借助“以点带面”模式优势的简要介绍,他引出了通过训练带动大批甚至全体师范生教学技能提高的“名师摇篮”最终目标。

最后,康海荣老师从师生对毕业论文、论文选题、写作过程、修改过程四个认识落差进行了毕业论文指导经验与教训的分享。师生对毕业论文认识存在一定的“落差”,但康老师要求学生的毕业论文务必要符合规范的论文写作定位。在论文选题的认识上,选题作为教师专业思考的结晶,而学生文献引用的实操训练却未必掌握到位。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师生关系可能由于学生的懈怠心理产生不和谐的情况;论文修改的过程中,师生的思想观念更容易出现显著的差异。康老师建议们老师在面对各种问题时都应保持良好的心态。

此次交流会不仅有助于老师们了解实践、实习工作的安排与实施,也使老师们进一步领略了优秀指导团队和优秀实践指导老师的风采。


 

/潘羽婷 张蒙茜 摄/陈萧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