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三台史学”讲坛第八讲纪要| |成思佳:越南历代史家对本国古史的书写与构建

发布时间:2021-10-12      浏览量:

2021930日晚,台州学院人文学院三台史学讲坛第讲在腾讯会议线上举行。本期由郑州大学成思佳老师主讲,题为越南历代史家对本国古史的书写与构建。讲座由人文学院历史系程利伟老师主持,史专业百余名师生参与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成老师由新发现《大越史略》抄本谈起,介绍了自己的研究缘起,并就“越南”和“越南古史”等相关概念给予了说明,指出本次讲座所涉及的“越南古史”,即越南上古时期的历史,大致是从公元前三世纪晚期( 即中国秦代)一直上溯至远古时期。接着成老师解释到越南古代诸史家对其本国古史的书写和构建实际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简至繁、反复取舍、不断嬗变的复杂过程。具体而言,则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无到有: 陈朝史家对越南古史的最初书写与构建”。在此阶段内,越南古代史家对本国历史究竟起源于何时的认识开始发生变化,逐渐放弃了陈朝初年黎文休在《大越史记》中确立的南越赵佗称帝建国的观点,开始尝试搜集和利用中国典籍中的一些相关记载来追溯和构建南越国以前的历史,由此产生了《大越史略》中“国初沿革”部分对越南古史的初步书写和构建。

第二阶段是“文学入史: 后黎朝史家对越南古史的丰富与发展”。在此阶段内,由于陈朝时期的史籍大多散佚,以阮廌和吴士连为代表的一批后黎史家开始尝试将李陈时期遗留的若干载有古史民间神话传说的文学作品( 如《粤甸幽灵集》《岭南摭怪》等) 的内容引入史学著述,最终在黎圣宗洪德年间编撰的官修正史《大越史记全书》中形成了一套从泾阳王到貉龙君再到雄王、安阳王的古史叙事体系。

第三阶段是“疑古存录: 中兴黎朝、西山朝和阮朝史家对越南古史的修正与定型”。在此阶段内,由于陈朝时期的史籍大多散佚,以阮廌和吴士连为代表的一批后黎史家开始尝试将李陈时期遗留的若干载有古史民间神话传说的文学作品( 如《粤甸幽灵集》《岭南摭怪》等) 的内容引入史学著述,最终在黎圣宗洪德年间编撰的官修正史《大越史记全书》中形成了一套从泾阳王到貉龙君,再到雄王、安阳王的古史叙事体系。

在结束部分,成老师从历史和现实角度来看,越南古代史家对本国古史的书写和构建产生了相对深远的作用和影响。首先,就越南古代社会发展的角度而言,其古代史家对本国古史的书写和构建为当时的诸自主王朝国家提供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越史叙事的话语体系,有利于加深和强化古代越人( 尤其是其文人士大夫阶层) 对越南王朝国家的认同和效忠。其次,从越南近现代社会发展的角度而言,越南古代史家所书写的本国古史又逐渐成为越南构建其现代民族和国家的重要素材之一,尤其是古史叙事中的雄王“建国、卫国”的形象在近代以来得到不断地渲染和放大,由此在越南国内最终形成了国家和民间层面上的雄王信仰与崇拜。最后,从中越两国交往的历史而言,由于深受中国古代史学观点和相关史料的影响,越南古代史家所书写和构建的本国古史亦包含很多鲜明的中国历史和文化特征的元素( 比如神农氏、柳毅传、蜀王子等) ,是中越两国之间长期交往的一种必然产物和历史记忆。

在提问与讨论环节,同学们围绕着“‘越南’概念的称谓”、“《大越史》的可信度”、“文学入史”等相关问题与成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不仅对越南历史有一定了解的同学,更增加了学习历史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