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3日晚上18:30,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世界史系李腾副教授应“三台史学”论坛系列讲座的邀请,于线上举办了题为“中世纪概念的建立与中世纪主要史料汇编”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是“三台史学”讲坛第九期。本次活动由台州学院人文学院历史学系程利伟老师主持,共吸引了来自校内外的师生近两百余人参与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李腾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个人经历与学术志业,随后从历史分期的视角对“中世纪”这一概念进行辨析。李腾老师指出,历史分期是人类思考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工具,也是人类进行历史性思考的重要标志。弗雷德里克·詹姆森(Fredric Jameson)认为,“历史学家无法不分期,如果没有分期,也就无法设想历史和表达历史变化。”同时,历史分期本身绝非一个客观的评判,对一个时期核心特色的概括、对划分标准的阐释以及对前后时间节点的说明,都带有浓厚的主观意识和价值判断色彩。李老师认为中世纪早期的历史分期有两大模式:“六个时代或七阶段论”和“四大帝国”的理论模式。“六个阶段”的理论最早是由犹太人提出,他们将创世六天与六千年的世界历史相对应,即用一天代表一千年,基督教第一位编年史家朱理亚·阿非利加努斯最早清晰地将六个时代的解释框架引入到基督教,后来优西比乌又进一步从细节上完善了时间框架,使之成为中世纪编年史书写的基础。之后,奥古斯丁又通过对《圣经》内容的研读并以犹太人的命运为中心,重新解释了六个时代的划分。他反对将《圣经》中的历史分期直接与尘世的历史事件完全关联,认为只有在救恩史的维度中才能建立这种联系。而“四大帝国”模式则是由奥古斯丁的两个朋友哲罗姆和奥罗修斯引入中世纪历史书写,奥罗修斯在《反异教七书》中引入了“四大帝国”理论,该理论最早来自于《但以理书》中的梦境,但以理利用梦中的四只怪兽来比喻当时的亚述、米底、波斯和希腊四大帝国。而到12世纪对历史的理解又出现了“三阶段论”的模式,这种模式是基于基督教神学中的圣父、圣子、圣灵的三位一体理论来建构,当时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有道茨的鲁伯特、哈维堡的安瑟姆、圣维克多的休、弗洛拉的约阿希姆等。该模式说明了中世纪的基督教自身已经形成了一种完全自洽的历史分期模式,打破了原来的“四大帝国”和“七阶段论”的模式。而“中世纪”这个概念产生的也正是蹈随于“三阶段”的模式,亦即古代、现代和两者之间的中间期。
随后,李老师指出在相对更为学术化的作品中,阿莱里亚(Aleria)的主教乔瓦尼·安德里亚·布西(Giovanni Andrea Bussi,1417—1475年)在1469年编辑阿普列乌斯(Lucius Apuleius Madaurensis,约124—170年)前言中首次使用了“中间时代”(media tempestas)一词。1604年,瑞士历史学家、加尔文派的梅尔希奥·古达斯特(Melchior Goldast)将各种不同的拉丁文表述加以汇总,最终确定了“medium aevum”(中间时期)的用法。在“中世纪”概念的建构(以及污名化)过程中,秉持激进新教信仰的北欧学者们占据了重要地位。他们从阿尔卑斯山以南的意大利人文主义者手中接过了“照亮黑暗的思想火炬”,为欧洲乃至普世历史的发展建造起了更为全面的框架。莱顿大学的教会史学家乔吉乌斯·霍恩(Georgius Horn,1627—1670年)将罗马帝国的覆灭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开启作为教会历史上的两个重要节点。当他在使用这次词汇时,看似按照历史展开顺序进行表达的术语却蕴含着深刻的价值判断。古代代表着一种遥远的理想典范,而现代则见证者理想时代的再造,而之所以需要再造,却正是由于中世纪的“无知、愚昧与对古典文化的肆意践踏”。与此同时,另一位深受加尔文主义影响的普鲁士史学家克里斯托弗·塞拉里乌斯(Christopher Cellarius,1638—1707)在哈勒大学(Halle)首次清晰地界定了古代、中世纪和近代历史。这一划分一直沿用至今,在各种层次的世界历史教材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他在书中表明,之所以如此称呼只不过是因循前代和当代学者的术语惯例,这也说明到17世纪,“中世纪”一词已经取得了学界相当程度的认可。塞拉里乌斯的著作由于在高等教育机构中的广泛使用,使历史三分法模式变成了学界标准。尤其是在德意志地区,这种新的三分法极大地冲击了神学意味浓厚的四大帝国框架,形成了新的历史研究解释结构。
紧接着,李老师阐述道,到了启蒙运动时代,伏尔泰无疑占据着意见领袖的重要位置,而他对中世纪、特别是对天主教会的鄙视态度也在其作品中随处可见,这种鄙夷往往也与对东方的赞美相对应。法国大革命之后,特别是拿破仑帝国失败后,欧洲各个国家在民族主义的刺激下重新探寻其中世纪根源。在1800年前后,对于中世纪的兴趣重新增长起来,成为了一个新的“再发现时代”。在19世纪的历史进程中,中世纪研究和对中世纪审美的复兴可以分为若干个维度。首先是对古代理念的反思乃至反对,将中世纪作为古典文化的替代物。其次是将中世纪作为形成新的民族文学的方法,这对于德国、法国、英国等阿尔卑斯山以北的国家尤其如此。而且,随着原先低地国家的政治体制变化与新国家的建立、重组、扩张等,以中世纪的历史为当下政权确立合法性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手段。最后,中世纪也被赋予了一个新的审美维度,在很大程度上“去历史化”了,更多地强调显示出中世纪文化特征中曾经被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偏见”所误解的内容。法国大革命的暴力与鲜血让人们不禁反思,究竟什么才是欧洲和平的保障?拿破仑帝国的崛起与覆灭摧毁了复兴帝国之梦,法国大革命中对“理性权威”的推崇已经被证明无法维系和平。哥特教堂不再是腐朽迷信的象征,而成为了带着圣光的神秘主义标志,并预兆着回归与不朽,中世纪成为了秩序的象征。教士、贵族和农民的三个等级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出于想象而非现实,但也反映了中世纪时期的基本社会构成,同时更体现了19世纪的学者们对于秩序的追寻。
在对“中世纪”概念建立的学术脉络梳理的过程中,李老师也向同学们介绍了中世纪时期自身存在的时间划分问题。他指出,学界通常将指自500至1000年称为中世纪早期、自1000年至1250年称为中世纪盛期,自1250年至1500年称为中世纪晚期,并从重要事件、重要人物、主要历史文献、历史遗存、时代环境、时代特征等方面对上述时间节点进行了辨析。
最后,李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当前中世纪研究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三大史料汇编。一是Jacques-Paul Migne主编的Patrologia Latina(拉丁教父大全),该史料汇编涵盖的时间范围从德尔图良(Tertullian,卒于230年)到教宗英诺森三世(Pope Innocent III,卒于1216),对拉特朗第四次大公会议之前的广义的神学和历史作品搜罗甚全,不过该史料汇编主要以原有的印刷本为底本,未有专门校勘,含有一些错字、错页。目前与同学们可以通过Brepols出版社和苏黎世大学网站获得该资料汇编的电子版,并建议同学使用苏黎世版,因为该版本已免费开放。二是Brepols出版的Corpus Christianorum Continuatio Mediaevalis,该资料汇编是拉丁文精校版,涵盖时间从宗徒时代到中世纪晚期,每部作品都附有校勘记,内容以神学类作品居多历史的作品较少,是现今最为通用和权威的版本。三是Monumenta Germaniae Historica(德意志历史文献集成),该资料由普鲁士改革家Heinrich Friedrich Karl Freiherr vom Stein于1819年在汉诺威创立,自1826年开始编撰一直持至今,目前总部在慕尼黑的巴伐利亚州立图书馆,主要收集和德国相关的内容,但同时也涉及到现代多个国家,是目前历史资料最全的资料汇编,且早期的一些资料已经免费开放。在介绍完三大史料汇编之后,李老师还向同学推荐了一些中世纪史料的英译本系列,例如,利物浦大学的Translated Texts for Historians E-library系列、牛津大学的Oxford Medieval Texts系列、Dallas Medieval Texts and Translations系列、Manchester Medieval Sources系列等等,并鼓励学生不要陷入语言崇拜而忽略历史研究本身,可以先从这些英译本入手开展中世纪史研究。
讲座尾声,与会师生踊跃提问,涉及到史料、地图、研究方法等问题,李老师进行了细致的解答,并鼓励同学们从事中世纪研究,报考上海师范大学世界史系的研究生。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此次讲座让同学不仅对中世纪史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且对中世纪史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将来学习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