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30日晚上18:30,陕西师范大学医学与文明研究院张子翔老师应“三台史学”论坛系列讲座的邀请,于线上举办了题为“古代晚期至中世纪中期双性人观念的流变”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为“三台史学”讲坛第10期。本次活动由台州学院人文学院程利伟老师主持,共吸引了来自校内历史专业六十余名师生参与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张老师介绍了自己的学术志趣以及选择双性人研究的原因。随后张老师介绍了“双性人”概念的由来。他指出,在西方双性人的观念源于古希腊。从词源学上讲,希腊语中最先指代“双性人”的词是aνδρóγυνοs,这是一个由两个词根组成的复合词,aνδρ-表示男人,óγυη-表示女人,故该词本身就有男、女两性合为一体之意。至古罗马时代,由于奥维德《变形记》中赫尔马夫罗蒂特(Hermaphroditus)神话故事的流行,hermaphroditus成为拉丁语中指代“双性人”的通用名词。古希腊罗马人对双性人多持负面看法,通常将其视为一种人类初始的状态,甚至灾难与祸患降临的预兆,而且还将其隐喻为那些僭越了既定社会性别规范和性行为关系的男女。
接着,张老师介绍了学界目前对双性人的研究。早在20世纪初,西方学者就开始了对双性人的研究,但由于对其特殊性认识不足,经常将其与同性恋、异装癖等混淆起来。1917年,德裔美国遗传学家理查德·戈尔登施米特指出,应当将双性人作为一个独立问题加以探讨,但这一建议并未能在人文学科领域引起关注。直至20世纪80年代,以福柯为代表的人文学者对双性人问题的关注才逐渐升温。他们发现,虽然双性人在现代人看来只是一种生理或者基因变异现象,但在中世纪的西方思想世界中却带有浓厚的道德、宗教含义,当时人对双性人的理解也结合了古典时代深化和基督教关于自然、人与“异类”的理念。例如,文学史家从文学批评角度入手,探究中世纪拉丁文学作品对双性人(尤其是奥维德笔下“赫尔马夫罗蒂特”神话形象)所做的隐喻释读;社会性别史家从身体史、性行为角度考察双性人的社会性别意义;还有一些从事古典文化接受史的史家致力于探讨中世纪拉丁基督教作家对古典“双性人”神话形象的接受及其对古典文化态度的变化。另外,学者们发现在中世纪中期,西欧社会复兴了古典文化中对双性人的“科学”解释,并以此考察包括双性人在内的中世纪性别差异问题。受此启发,一些中世纪史家致力于从神学和教会法角度探讨中世纪对双性人如何进行合理的宗教解释。还有史家从跨学科或多维视角对中世纪的双性人观念进行研究,以展现中世纪社会文化发展特点。张老师解释道,尽管上述西方学者从不同视角对中世纪西方的双性人观念进行了研究,但他发现仍有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发掘,诸如双性人观念在古代晚期至中世纪早期的基督教化、在中世纪中期的总体性流变以及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等问题等。
针对上述问题,张老师对古代晚期至中世纪中期双性人观念的流变分成三个时期进行了解读。第一个时期是古代晚期的双性人观念。张老师指出,在基督教初兴时期,神学家们将双性人视为双性人视为肉欲与淫荡的恶果。对双性人成因的解释主要依据其重新建构的性别观念,认为非自然的异常现象往往与过度的淫乱欲望相连,并将女性视为人类“堕落”与“原罪”的祸首。这种将女性视为一切罪恶之根源的女性观是此种“道德化”解读的理论基础,而这种性别观既是对古典时代男尊女卑性别观念的继承,也是他们结合基督教观念对之做出的更新。第二个时期是奥古斯丁与中世纪早期神学家对双性人的建构。他认为,有关双性人的各种基督教化释读在古代晚期基本形成后,在中世纪早期得到了进一步继承和发展。各类观点的共同特征均是基督教神学家们从神学理念出发对双性人进行了一种全新建构。然而,古典时代希波克拉底、亚里士多德和盖伦等人对双性人的理性认识在拉丁西方的思想世界中几乎全然消泯。第三个时期是中世纪中期基督教作家和法学家对双性人的多元诠释。他指出,双性人解读在中世纪中期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放弃过去那种纯粹的道德批判,而是从法律的角度定义其地位,同时也借奥维德作品重新对其进行隐喻解释,以回应时代的变动和挑战。到这个时期,双性人本身的面目似乎变得越加模糊,他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意义和法律意义,对其自身本质的探讨要等到后来希腊古典文化和伊斯兰世界学术的传入。总之,在中世纪中期,西方人一方面从现实出发,结合基督教理念,从神学、哲学、法学与科学等不同视角提出了比较“科学”、“合理”与“合法”的双性人观点,其共同点是,都承认双性人属于上帝创造之物的范围,都要求将双性人纳入基督教所认可的两性轨道之中,反映了古典科学与文化的复兴、人性化潮流的出现与理性精神的发展给该时期西方社会所带来的积极效果;另一方面他们又从时代要求出发,借助隐喻释读方法,对双性人做出了全新的解读,反映了人们对世俗社会的强烈关注。从这个角度来看,12世纪文艺复兴的整个运动过程对双性人解读的新进路提供了新的生命力。
在结语部分,张老师向同学们解释道,纵观古代晚期至中世纪中期双性人观念的流变过程,贯穿其中的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持续对源自古典时代的双性人观念进行的基督教化建构。一方面,拉丁基督教作家们将双性人视为一种完全负面的东西:即将双性人视为异类并对之加以歧视甚至批判,体现出他们对双性人的一种绝对的担心。另一方面,这种基督教化的双性人观念又将其视为上帝的创造物,从而表明上帝对人类世界的绝对掌控,体现出他们对双性人的一种绝对的自信心。对于双性人的解读一直存在着一种张力,即如何解释自然秩序之中的异常之物,同时也涉及对人在自然秩序中的界定。
最后,张老师补充道,从整体上来看,对双性人的思考与阐释,反映了基督教如何定义、分析和阐释“异类”。在这数个世纪中,双性人从淫欲的代表和灾祸的征兆,演变为需要进行法律界定的特殊的人,并成了新隐喻的象征。这些新的解读化解了其中的异教因素,使之能够被纳入基督教思想所认可的框架之内,甚至开始尝试对其进行科学化的解释。从这个角度来说,古代晚期至中世纪中期西方双性人观念之流变不仅仅是古典记叙的基督教化过程,同时也是中世纪西欧思想世界理解“异类”事物并对之进行合理化阐释进程的缩影。
在提问与讨论环节,同学们围绕着“双性人自身的认同”、“双性人的性别选择”以及“双性人的婚姻家庭”等问题与张老师进行了激烈的讨论。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此次讲座让同学不仅对中世纪的“双性人”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且在方法上让同学们掌握了像残疾人这样一类人的研究理路,为将来学习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