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获批备案

发布时间:2022-05-02      浏览量:

2022年2月22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关于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21〕14号),台州学院申报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获批备案。该专业符合学校发展长期规划,是学校聚焦和响应“四新”号召,成为探路新文科的举措,进一步了优化学校的专业结构。

谋定而心动”。台州学院人文学院全面落实学校“地方性、应用性、综合性”办学定位,形成“做精大师范,做优新文科”的发展理念,着力打造“致知人文、致用人文、致远人文”的特色,基于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较强实力,拥有汉语言文学这一国家级特色专业、浙江省重点专业的强力支撑,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增设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

当“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已成为常态,“网络视听+”时代已经来临,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网络与新媒体人才,“中文+新媒体”的应用型培养模式使毕业生具备一专多能的素养,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版)》,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新闻传播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结合台州学院的办学定位、人文学院的现有学科专业基础、新文科的发展趋势,开始启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申报工作,以期更好地满足浙江台州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应用型、复合型新型文科人才的需求。

谋定而开动”。筹备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过程,亦是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势所趋。一是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新闻素养模块。网络与新媒体   专业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是邻近专业,同属于文学门类,但是脱胎于新闻传播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较强实力和原有新闻传播模块的课程设置体系将对增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提供有益借鉴和强力支撑。二是将新媒体思维融入课程建设,开展网络课程搭建工作,形成实际教学中的新媒体为导向,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市级的一流网络课程项目。三是开展大量的专业调研、考察工作。分别到暨南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浙江理工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温州大学、丽水学院等高校考察学习。四是邀请校内外网络与新媒体方面的行业专家来台州学院人文学院考察、论证、评审。五是积极派代表赴北京、上海等地参加网络与新媒体的专业培训和研讨,向国内一流大学的同行学习、咨询。六是搭建融媒体产业学院,由学校牵头,具有新型校地合作平台特色的“台州学院·台州广电集团融媒体学院”正式成立。平台双方在人才培养、新闻采写、新闻评论、文案策划、平面设计、视频制作、活动推介、技术服务等方面密切合作,推动了台州文化传媒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地方高校精准的社会服务能力。七是搭建校外实践基地16家,经过调研40余家用人单位,最后与16家签订了校外实践实训基地协议,涵盖机关事业单位、媒体机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为开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谋定而行动”。增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既是数字化时代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媒介化时代优化专业布局、推进新文科建设的战略需要,更是新媒体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优化的迫切需要。目前,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将该专业的人才目标定位为:立足台州、面向浙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引领,依托以新媒体内容生产为核心,以新闻传播学理论为支撑,以计算机技术为辅助的培养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职业精神与创新意识,能够主动适应互联网产业和新媒体产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新媒体内容生产能力、新媒体技术使用能力、传播推广知识与能力,具备在政府部门、新闻传媒行业、网络与新媒体机构、数字出版企业、电子商务企业、公益机构等从事新媒体内容生产、运营与管理、新闻采编、营销策划、品牌传播相关工作的能力,并具有“忠诚、奉献、进取、合作”等精神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新媒体人才。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获批后,人文学院将继续坚守学校提出的“地方性、应用性、综合性”的办学定位,依托地方、融入地方、扎根地方,落实人才培养方案,传承弘扬“澡身浴德、修业及时”的校训精神,将专业建设融入传媒产业的发展中。欢迎广大高考考生报考台州学院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一同见证专业的发展,一同迎接新的人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