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人文学院举办第61期“和合学术沙龙”

发布时间:2022-11-14      浏览量:

2022年11月13日晚上六点,台州学院人文学院在四楼实训中心举办了第61期和合沙龙。本期讨论了张弛博士的论文《国际体系思想的政治哲学演进:从文艺复兴到启蒙时代》和朱磊博士的论文《现代汉语补语位置新兴程度副词的演变机制分析》。

张弛博士在文中认为自教皇权威衰落以来,以何种方式规范各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成为近代欧洲国际关系的重点之一。从但丁至康德,许多欧洲政治思想家对这一命题展开思辨。文章以十余位思想家对国际体系的思考为研究对象,梳理了国际体系概念与内涵的政治哲学演进。在此基础上,张弛博士提出,先贤们对国际体系的思考是对其所处时代国际形势的反应,由此表现出滞后性,但同时他们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设想,如国际仲裁、超国家组织、平等代表权等,被后世政治家借鉴或实现,因此又表现出超前性。

朱磊博士在文中着重考察了补语位置上出现的新兴程度副词“到爆”“到哭”“爆了”“哭了”的相关情况,首先指出补语位置的“到爆”是独立发展的产物,与状语位置的类似成员无关;其次,指出“到爆”通过移情机制成词,“到哭”通过共情机制成词,造成后者具有更明显的实义残留,在程度副词化的进程中落后于前者;第三,“爆了”“哭了”是由“到爆”“到哭”类比化而来的,就程度副词进程而言,四者的关系为“到爆”>“到哭”>“爆了”>“哭了”,在新兴成分的发展竞争中,它们的功能也发生了分化的趋向。

主评人柯联民博士和高翀博士分别对两篇论文进行了点评,就文中具体学术观点与两位论文作者进行了积极的互动。

李建军院长对两位博士的论文进行了综合点评,并希望大家在学术研究中能够“推十合一”,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发现规律,将研究不断引向深入。

参会的苏卢健、屈燕飞、潘润、郝金广等博士,立足于自己的专业方向,就两篇论文所涉及的内容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部分与会的同学也与老师们进行了积极的互动交流。


文:王进利/图:王进利/审核:金宏伟/责任编辑:金柔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