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人文学院举办第71期和合学术沙龙

发布时间:2024-10-11      浏览量:

10月10日晚,第71期和合学术沙龙在一号楼1410室举行,本期沙龙聚焦向贤文博士的论文《从秦简牍材料看“是”—“此”之辨》,吸引了众多师生的关注。

向贤文博士认为秦简牍材料中,“是”字结构与“此”字结构的主要功能和篇章分布均不同,两者的差异显示出:第一,系词“是”语法化的句法环境是解说结构NP/VP,是谓+NP/VP,直接动因是“谓”的省略,外在动因是该构式的高频使用。第二,“是”语法化的语篇环境是日书类材料。“此”因不具备“是”的句法环境和语篇环境,加之其较低的使用频率和不能与“谓”直接组合,因此不能向系词演化。向贤文博士指出,一个语法化过程常常涉及到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如系词“是”的语法化不仅有多重句法条件,还涉及到语篇因素和重文符号的使用。他认为其研究是对已有研究的一种补充,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NP/VP,是+NP/VP结构中,“是”如何由代词演化为系词的问题上,但这只是语法化的最后阶段,本次宣读的论文则补充了语法化的起点和过渡。从时间上看,系词“是”在先秦开始萌芽,真正成熟则在西汉以后。

参会的诸位博士就语法化、系词等问题展开了讨论。潘润博士认为语法化过程中省略因素不能忽视,先秦判断结构中某些成分在书写过程中的省略会促进系词的发展。陈智博士则提出秦代在汉语史中的地位问题,并就先秦其他的出土文献,尤其是秦简和楚简在汉语演化上的作用问题进行了探讨。朱磊博士则认为语法化一定要注意临界频率问题,也要考虑“是谓”结构的主观性变化。

本次沙龙师生们不仅讨论了前沿的学术问题,向贤文博士更是通过论文向同学们展示了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鼓励学生以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本次沙龙同学们不仅接触了学术知识,也感受了人文精神,得到了极大收获。




文:邹甜甜 鲁宁宇/图:李宣莹/审核:陈隆升/责任编辑:王进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