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7日下午,台州学院三台人文论坛149讲在人文学院实训教室顺利举行。讲座主题为《官员激励视角下的王安石变法》,由上海大学张呈忠副教授主讲,台州学院历史系苏卢健主持。历史系潘润、施德顺、叶凡等老师,以及三十余名学生,参与了本次讲座。
首先,张呈忠教授对王安石变法做了简要的学术史回顾,概述以往王安石变法研究从“道德之善恶”到“阶级之利害”的转变过程,指出王安石研究亦可从制度的视角“运作之机制”出发。对于如何从制度角度出发,张老师援引了当下流行“官员激励机制”,不仅对该机制本身进行了详细地分析,还利用王安石第一次进谏宋神宗的文本论证了现代社会科学理论用于古代史研究的适用性。
讲座第二部分,张老师以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和差役法实施过程中的赏罚制度为例剖析了王安石变法政绩的量化考核方式和对应赏罚。他认为新法激励机制有四个特点:一是新法与官员激励紧密结合,朝廷以新法求利的目标非常明确;二是以量化的方式确定政绩情况,政绩状况和相应的赏罚举措都清晰而具体;三是激励方式多样化,正向激励与反向激励相得益彰;四是激励政策覆盖多层级官员,对于监司、州县官以及胥吏都有针对性的赏罚规定。
接着,张老师又以吕嘉问、李稷为例分析了朝廷求利导向下的官僚心态与行为。他认为,在熙丰时期的官员激励机制下,不问官员的门第与品行,只以业绩为官员升贬的标准,适应这一套规则的官员被选拔出来,而不适应这套规则的官员则被边缘化,王安石“制而用之存乎法,推而行之存乎人”的主张得到了切实的实践。
讲座最后,张老师总结了官员激励机制对新法施行的影响。他认为,官员激励机制对神宗朝政治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三个方面:一是行政效率大大提高;二是财政收入的增加;三是农田水利大发展。但是,官员激励机制也促成了急功近利的政治风气,蕴含着极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