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晚,第69期和合学术沙龙在人文学院四楼实训室举行,本期沙龙聚焦宋佳俊博士的论文《颜之推奔北齐考论》,吸引了众多师生的关注。
本次沙龙由人文学院的朱磊博士担任主持,张天星教授担任主评。李建军副校长、人文社科处高平处长,以及人文学院的多位教师均亲临现场,与拔尖人才创新班(汉语言文学三台班)的同学们共同开展了一场丰富的学术对话。
宋佳俊博士的论文,针对学界关于颜之推奔北齐的既有说法提出了不同看法。他纠正了先前的误解,指出李远之死是颜之推奔北齐的重要原因,将颜之推奔北齐的时间由556年改为了557年,并详细考证了颜之推奔北齐的具体路线。这一研究无疑为颜之推的历史研究增添了新的维度。
主评人张天星教授对论文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宋佳俊博士的论文论述充分,从军事和政治两方面充分印证了颜之推于557年奔北齐的事实,同时,论文在文献搜集方面也展现了深厚的功底。然而,他也指出,论文题目在严谨度方面还有待加强,行文逻辑和对考证内容的赘述也需要进一步修改和细化。
在随后的点评环节,各位参会老师纷纷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对论文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高平处长建议将“论”改为“新考”,以更吸引读者的兴趣,并强调在使用史料时要提升把握史料的能力。陈隆升副院长则指出,论文的推论部分略显松散,需要加强论证严密性,同时建议摘要部分进一步压缩提炼。李国辉教授认为,论文在考证颜之推奔北齐的时间之外,还应探讨这一事件对颜之推的文学或其他方面的影响,以使研究更为全面。张之羽博士则建议在考证意义上做进一步的论述,以深化研究层次。潘润博士和徐克博士也分别就考论时间和论文意义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修改建议。
最后,李建军副校长对宋佳俊博士的学术能力和文献功底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建议作者在发表论文时增列图表,以便更直观地展示研究成果。同时,他还从“为何考”、“以何考”、“如何考”三个层次对论文的写作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他强调,首先要明确选题的意义和价值追求,做到“考有格”;其次,要以充分的证据支撑论点,可以深入挖掘出土文献、墓志等新材料,将使论文更具说服力;最后,要注意语言文字的逻辑性,以“奔北齐”为例,要充分考虑到“赴”、“贬”、“谪”等词与“奔”之间的差异,以更准确地表达其含义。
整场沙龙气氛热烈而庄重,不仅展示了人文学院与和合文化研究院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深厚实力,也为师生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共同成长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