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工在线 > 正文

学工在线

人类的生存困境——“联合文学课堂”第七讲:钱钟书与《围城》

作者:文/高梦洁 摄/鲁莹莹     发布时间:2015-06-18      浏览量:
    探讨人类生存环境,重新体认存在意义。6月16日,联合文学课堂第七讲在广文书苑开展。本次课堂主要探讨了中国作家钱钟书的代表作《围城》。该书通过方鸿渐、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等人的生活变迁,反映了小人物在动荡的抗战年代中随波逐流、无能为力的生存状态。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科研团队负责人陈灵强博士及文艺学教学科研团队负责人李涛博士担任主讲。
    首先,同学们发表阅读感受,并提出读后困惑。童晚诗同学从 “主题”和 “象征”两点出发,读出了书中如围城般的人生困境和作者对人在这样困境中无力反抗状态的讽刺;钟云天同学则提出 “人在围城困境中如何抉择、突围”的问题,表达他对人类生存的疑惑。
    陈老师以 “围城”意象为例,启发同学们联系卡夫卡代表作《城堡》中的 “城堡”意象进行对比,阐释 “围城”意象旨在凸显人类艰难的生存困境;李老师则通过 “存在主义”理论,阐释了“人是矛盾综合体”这一论点,引导同学们肯定人的生命价值,“存在即有意义,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存在的价值”。此外,两位老师还就书中 “方鸿渐”这一形象引申出对 “知识分子”的探讨与分析,希望同学们不要只看到钱钟书对懦弱无为的方鸿渐的反讽就将知识分子一棍打死,也要结合时代与社会的背景看到他们的多面性, “他们思想复杂而不敢妄为,是斗争者与妥协者的矛盾结合体”。
    此次课堂是本学期最后一堂,通过《围城》一书,老师与同学们探讨了人类的生存困境及生命存在的意义,并为同学们日后步入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建议:我们在时代大环境中无法改变命运,但可以尽全力活出精彩,以此来顺应时代。2014学年的联合文学课堂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我们共同期待其下一轮的精彩出场。

人类的生存困境——“联合文学课堂”第七讲:钱钟书与《围城》

人类的生存困境——“联合文学课堂”第七讲:钱钟书与《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