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工在线 > 正文

学工在线

留恋是一种美 ——“联合文学课堂”第四讲:老舍《断魂枪》

作者:文/张诗玉 摄/徐陶涛     发布时间:2015-01-06      浏览量:
   
    留恋是一种美 ——“联合文学课堂”第四讲:老舍《断魂枪》
    
    1月4日晚,联合文学课堂第四期在广文书苑开讲,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科研团队的陈灵强老师和文艺学教学科研团队李涛老师出席活动,与同学们一起就老舍《断魂枪》展开深入讨论。
    课堂由六个小组代表分别阐述对作品的不同理解。其中,有同学或从末世情结角度,根据小说开篇背景分析小说体现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积极批判精神;或从人物穿着分析人物性格,来分析沙子龙为何不教枪;或以“为何不比武、不教枪”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沙子龙最早从“东方大梦”中醒来,看透了传统文化中存在的糟粕;或从个别句子着手,如“生命是闹着玩的”,表达觉醒的人最痛苦;有小组就小说的语言出发,认为老舍语言虽平淡,意蕴却深厚……
    听取同学观点后,两位老师进一步阐述自己的个人看法。两位老师就某些同学把作品主旨拔高到民族主义高度提出了质疑,启发大家联系历史大背景理解作品的内涵,并在作品中反观历史变迁。陈灵强老师启示着眼于老舍的个人生活背景,分析这篇小说的语言风格和表达主旨。李涛老师提到西方讲求文本细读,而中国讲究印象感觉,大家不妨从人物出场等细节去思考和分析人物的内在本质。
    活动中,师生就 “小说主人公沙子龙为何不比武、不教枪”展开热烈讨论,并得出 “沙子龙顺应大潮,老舍写这篇小说表达了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留恋之情”的结论。
    最后,老师们也鼓励大家在平时的阅读学习过程中要多读,多思,多揣摩,要将语言的表达和生活的理解相结合。
    
留恋是一种美 ——“联合文学课堂”第四讲:老舍《断魂枪》
     留恋是一种美 ——“联合文学课堂”第四讲:老舍《断魂枪》
 
作品简介:
    《断魂枪》写于一九三五年,老舍以其生于忧患、死于忧患的个性气质,及其顽强的承担命运的精神,通过沙子龙这样一个艺术形象,来反映清朝末年,辛亥革命前夕中国的社会风貌。传,还是不传?《断魂枪》里的沙子龙毅然选择了后者,那个枪炮隆隆的时代,火车、坚船、利炮、工业化生产......传统的记忆终于被历史碾碎,国人不需要再走镖,不需要再武艺,当沙子龙的镖局改成了客栈,他清晰地知道过往谋生的技艺是时候摒弃了,于是他不传,不传绝学,不传后人,只是在苍月下摸一把滑亮的枪。顺流而行,可至千里,沙子龙适时地改变了自己,虽舍了“神枪沙子龙”的美名,却安安分分地经营客栈,日子过得安稳。倘若逆流而上,死守镖局,必将惨淡经营,无处立命。识时务,成俊杰。这个智慧古人早就阐明,生存智慧,不可不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