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人文学院举办2024级历史学(师范)教育调研辅导讲座——《调研报告的撰写》

发布时间:2025-04-21      浏览量:

4月15日下午,人文学院在A3教室成功举办了一场面向2024级历史学(师范)专业学生的调研报告撰写讲座。本次讲座特邀人文学院教师金凤老师担任主讲,旨在提升学生们的调研报告撰写能力。

讲座伊始,金凤老师对职业调研相关内容进行介绍,包括调研目的、内容以及注意事项。她特别强调:调研前需精准定位问题,确保调研具有针对性;调研过程中应运用多样化方法,如发放调查问卷、开展访谈以及查阅文献资料等,以此保证调研结果的全面性与准确性。

随后,金凤老师深入讲解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她指出,调查报告主要分为四种类型:一是总结典型经验性调查报告,旨在提炼典型经验;二是综合分析性调查报告,强调对多方面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三是揭露问题性调查报告,侧重于揭示存在的问题;四是研究对策性调查报告,重点在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区分这四类报告,金凤老师结合实际案例,对每种类型进行了详细阐释。

在学生们对调查报告类型有了基本认识后,讲座进入核心环节——剖析调查报告的结构。金凤老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经典阅读与90后大学生的通识教育调查报告》为例,着重分析了导言和正文部分的撰写要点。同时,她还穿插介绍了调查问卷设计的要求与方法,如:问题数量一般控制在10-20个、问题要简洁明了、措辞要有针对性且通俗易懂等。此外,金凤老师还指出了调查报告中常见的问题,如解释不充分,图片虚张声势等,并结合实例提出了应对策略。通过对结构的剖析,学生全面了解了调查报告从前期调研到最终撰写的完整流程。

讲座最后,金凤老师对撰写调查报告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深入实际,广泛收集并充分掌握真实可靠的材料,为报告提供坚实的数据与事实支撑;二是主题需突出,结构应层次分明,确保逻辑清晰、条理有序;三是要尊重事实,科学合理运用资料,做到语言生动且文章简练,增强报告的可读性与专业性。

此次讲座不仅为历史系学生撰写调研报告提供了理论指导,也加深了同学们对调研和调研报告撰写的认识与理解,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开展调研实践活动。

文:俞科伊、邓丹雪、徐陈涵、赵舒雅/图:薛琳琳/审核:娄欣星/责任编辑:徐金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