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机构设置
现任领导
党建工作
教工党建
学生党建
师资队伍
教授名录
博士名录
教师名录
教学科研团队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学
教学建设
科学研究
研究机构
学科建设
学术活动
学生工作
学工在线
下载专区
下载专区
最多跑一次
最多跑一次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三台人文论坛”第42讲:福建师大孙绍振教授解读鲁迅小说人物的“八种死法”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5-12-18
浏览量:
12月14日,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教授做客人文学院,为师生作“鲁迅小说里的八种死法”专题讲座。人文学院副院长陈灵强主持讲座。
研究鲁迅小说的论著可谓汗牛充栋。孙绍振教授另辟蹊径,深入文本梳理出鲁迅小说中祥林嫂之死、阿Q之死、孔乙己之死等八种死亡类型,突出小说创作“爱和死亡才是永恒”的主题。
孙教授表示,鲁迅小说的开拓意义表现在淡化情节、以横断面取代传统环环相扣叙述,是对中国传统小说的一种突围与创新,其中《祝福》中祥林嫂之死最为成功。他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引导学生们深入思考:致使祥林嫂之死的诸多原因中,鲁迅为什么选择“穷死”这一种?他深刻剖析封建礼教下基层群众的悲苦生活:是封建礼教的夫权、族权、神权等诸多不合理的因素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展现鲁迅作品的丰富性和独特性。并以此引导同学们不仅要关注文本中情节的发展,更要深入作者内心,洞悉著作背后作者的内心世界。
孙教授在讲座中旁征博引,将很多小说中的语言信手拈来,启发同学们选择适当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文学作品问题。
上一条:
高平老师获2015 年度台州学院优秀科研成果
下一条:
“三台人文论坛”第41讲:首都师大王光明教授解读“边缘时代的中国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