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王正为附中师生作“寒山诗的艺术魅力和域外传播”讲座

作者:文/项莹萱     发布时间:2019-12-16      浏览量:


2019123日,台州学院附中“子曰馆邀请我校王正教授在附中报告厅举办《寒山诗的艺术魅力和域外传播》学术讲座。台州学院附中多名教师以及我校人文学院部分学生聆听了讲座。

首先,王正教授对于寒山的身世进行了考辨。从托名台州刺史闾丘胤的《寒山子诗集序》所言寒山子于贞观中隐居在天台唐兴县寒岩,到余嘉锡先生关于唐兴县命名时间、寒山诗中人物“万回”“吴道子”的生活年代、寒山与释灵祐相遇时间等考证,再引杜光庭《仙传拾遗》所录徐灵府原序为参证,结合吴其昱、钱学烈、陈慧剑、罗时进等人的研究对寒山是贞观中人予以否定,并根据学术界公认的两个时间节点,推断出寒山的生卒年,该结论理论充足、令人信服。王教授的研究层层深入,引用、辩驳,再引用、再论证,最后归纳、下结论,层层递进、推理严密,且言辞深入浅出。

其次,王正教授表达了自己对寒山其人洒脱、其诗脱俗的赞赏。经历了家道中落、流浪生活的寒山失去了殷实的物质生活条件,却达到了美好超然的精神境界。寻思少年日,游猎向平陵,“联翩骑白马,喝兔放苍鹰”“囊里无青蚨,箧中有黄绢”,此诗可见寒山经历和诗人气质,寒山这辈子虽未在官场和生意场中出人头地,却在隐身于寒岩间吟咏白话禅诗,遇见了最美的自己。

寒山寒,冰锁石。藏山青,现雪白。日出照,一时释。从兹暖,养老客,当王教授用台州方言吟诵这三字诗时,其意境瞬间显现。眼前之景是寒冷中的冰天雪地,心中却藏有暖意通透的桃源之感,这便是寒山诗的魅力所在。石床孤夜坐,圆月上寒山,“独坐无人知,孤月照寒泉。泉中且无月,月自在青天”,登陟寒山道,寒山路不穷。溪长石磊磊,涧阔草濛濛。苔滑非关雨,松鸣不假风。谁能超世累,共坐白云中,月还是月,在于观者之悟;世俗还是世俗,在于劳者之思考。这神秘的禅理,唯有超脱世俗,才能到达更高境界。王教授用三句话进行了总结:读寒山诗,领悟寒山精神:

任何痛苦磨难都是乐呵呵;

任何凡俗平庸都是明月诗;

任何禅机妙理都是云水譬。

最后,王教授对寒山诗的域外传播进行了介绍。寒山诗从中国传到日本,再由日本传至美国和欧洲,掀起的寒山热当令台州人自豪,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于黄昏困意之中因遇蓬头垢面、缓慢打扫落叶的扫地人而驻足,见两乌鸦停于两人肩上,便写下了我以为寒山、拾得仍然活着,所以“日本的深秋也是温暖的”这样的随笔《寒山拾得》和《东洋之秋》。诗人的魂魄、禅者的心定然永存世间。另外,寒山也成为了美国垮掉的一代的理想英雄,诗人史耐德曾译寒山诗24首,已成为美国诗歌的经典。寒山精神的富足令千万外国青年为其倾倒,在寒山诗中,他们惊喜地听到了灵魂呼唤大地和山峦的深沉回响──浑然天成的寒岩美景,坐拥青山白云的东方诗人,一切洋溢着安宁、祥和的气氛和禅的生机,抚慰了他们充满动荡感、空虚感的心灵。(何善蒙《荒野寒山》)这便是寒山及其诗作魅力最好的写照。

王正教授的讲座干货满满,听众感受到的不仅是寒山诗的魅力,还能感受到王教授投射出的那股寒山的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