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三台人文论坛第124讲:颜翔林教授谈“文学与哲学之关系”

作者:摄/陈梦婷 文/蔡越     发布时间:2022-03-14      浏览量:


3月10日下午,“文学与哲学之关系漫谈”学术讲座于一号楼1307教室举行,人文学院特聘教授颜翔林主讲,卢亚明教授主持,张亚东老师、陈楠老师参加,人文学院部分学生到场聆听。

讲座伊始,颜教授首先从每一个哲学概念的迭代更新引入,指出哲学的时代性。接着,颜教授以哲学与文学的发展来阐述文哲的交互性:文哲是同源化、符号化的存在,两者呈现一种互文性,都属于语言的能指和所指的方式。颜教授还指出,文学与哲学拥有天然的悲悯性和幽默感,是两者值得尊敬、欣赏的价值所在。“哲学语言的终点往往是诗的起点”,文哲是知识与智慧、理性与情感的融合。

随后,在“文学与哲学的纷争”这个话题中,颜教授表示,文哲相互汲取营养的同时,也在相互保持距离,在共同“神化”的起源后逐渐演化,各自获得独立性。在阐述定义的时候,颜教授引用冯友兰先生的“哲学乃是人类精神之反思”指出,否定的、批判的、辩证的思考是纯粹之哲学,而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才是真正之哲学。

在谈及“文学文本如何有哲学性”时,颜教授提到文学文本必须要有形而上学的特性,是反思与批判、守望与期待的结合体,富有逻辑的同时,会关注最普遍的人类命运,对此提出问题并给予回答。但与此同时,许多问题是“无待”的,如屈原的《天问》、柳宗元的《天对》,都佐证了一些问题的无解性。在“哲学文本如何有哲学性”的问题中,颜教授提出哲学文本必须有兼有文学的美感和形式,拥有适度情感体验和多向度思维。

本次讲座,颜教授以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例证带领同学们探讨文学与哲学的关系,更深一步地挖掘了哲学的内涵与意义,引发同学们对文哲关系的进一步的思考与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