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人文学院举办第53期“和合学术沙龙”:高翀博士谈《关系名词的语义分析及其词典释义》

发布时间:2022-03-14      浏览量:

3月3日晚,人文学院在临海校区举办了新学期第1期(总第53期)“和合沙龙”。本期讨论高翀博士的论文《关系名词的语义分析及其词典释义》。本期沙龙由朱磊博士主持并担任主评人,李建军院长、邱龙升教授、孙建强博士、潘润博士、向昊秋博士等教师参加了此次沙龙,20中教三台班和21中教三台班的部分同学也参与了旁听与讨论。

高翀博士的论文主要是对表示关系的一类名词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关系名词语义不自足,在句子中要求有领属定语共现,根据关系名词的语义类型可将其分为单向关系名词和双向关系名词。单向关系名词可分为直接单向关系名词和间接单向关系名词。双向关系名词又可分为交互型和加合型。文章结合《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实例分析归纳了关系名词的语义特点,并总结了四类关系名词的释义模式。最后,文章对《现汉》已收录的“孩子、上家、家属、恩人、上级、同事、恋人”等关系名词词条提出修改意见,试图说明《现汉》释义是在词义理论发展的基础上不断修改完善的。

针对论文的主要观点,主评人朱磊博士认为高博士研究的“关系”是一个有趣的议题,论文研究细致,对词语有着较为深入地分析。同时,朱博士对文章提出了几点疑问:一是关系名词的关系义究竟是在词汇义中体现还是在短语结构中体现,在关系名词的问题上如何处理语义和谐和语义冲突;二是在词典显示关系义释义中是否有必要。此外,朱博士指出“孩子”“仇人”“下级”等词的语义还需要根据实际社会实用意义进行调整。

参会老师们从多个角度对论文进行了点评,并给出了建议。

孙建强博士认为对关系名词的界定还应更加明确,如果将汉语中的这一类词界定清晰,并将其特性和特征细致的描述出来,能够提升文章的理论价值。

向昊秋博士以“孩子”为例,提出了关系名词和称呼语的区别应如何界定的问题。

潘润博士认为关系名词的理论较为抽象,并且认为应重点对关系名词的定义以及和普通名词进行区分,最后对文章中提出的循环释义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邱龙升教授指出论文的文献综述并不可少,应该再收集更多文献进行梳理。

   

最后,李建军院长综合在场教师和学生的讨论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建议加入学术回顾,对于关系名词的背景研究进行充分介绍;二是建议从更多的维度对关系名词进行分类,如加入历史的维度以及地域的维度,进行古今关系名词对比,或是中外关系名词比较等;三是建议给予参照词汇,可以适时引入关系动词进行对比,从而说明关系名词的更多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