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浙江省高校中文教指委2024年工作例会暨新文科背景下中文类本科专业创新发展论坛在台州学院举办

发布时间:2024-06-11      浏览量:

浙江省高校中文教指委2024年工作例会暨新文科背景下中文类本科专业创新发展论坛于2024年6月8日上午在台州学院临海校区第一会议室召开。

会议首先进行开幕式,台州学院副校长李建军致欢迎辞,代表台州学院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李校长简要介绍了台州学院的概况和发展历程,展示了学院文科专业所取得的成绩,指出人文社科在台州学院占有重要位置,期待这次会议为我校新文科发展提供宝贵经验和指导。

浙江省高校中文教指委主任委员肖瑞峰教授致辞,感谢教育部高校中文教指委专家的莅临以及浙江省教指委各位同仁、台州学院对会议举办的大力支持。肖教授希望在这次会议上大家将自己的思考贡献出来,相互思考、相互启发。

会议研讨阶段由四位教育部高校中文教指委专家作主旨发言。北京大学杜晓勤教授交流了北京大学中文系在新文科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做法,具体就是“内合外联”。“内合”就是对内打破专业壁垒,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在教师们自愿组合的工作坊基础上,中文系因势利导建设三大学科平台,设置大平台课程,与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强基计划等教学活动进行匹配。“外联”就是加强与文科以外学科联合,强化国际学术交流,加强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学术活动。

华东师范大学朱国华教授指出人文学科在世界范围内遭遇到危机,具体国内情况来说有资金投入方面的问题,也有新媒体、视觉文化等对人们认知方式带来的冲击。朱国华教授指出对于本科生的培养要改变通史通论式的教学,加强学科之间的交流,取长补短,打破二级学科的壁垒精简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原典阅读,引导学生将理论用自己的话转换为经验现实,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强逻辑、写作训练。

河北师范大学郑振峰教授列举了新文科建设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文科在师范类大学中重视度不够,获得的相关支持较少。文科教师工作量大,科研时间被挤压,在学科评价、科研奖励等方面也处于劣势。课程改革方面实质上变化不大,学生课业负担重但四年学习中专业课比重过低,文献阅读量远远不够。针对这些问题,郑振峰教授提出相关领导要积极担负责任,改善学校管理体制,各二级、三级学科主动进行交叉融合。

河南大学李伟昉教授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融合意识,而新文科就是在现代科学技术作用下的各个专业相互借鉴、打通、融合,使得整个学术在横向积蓄力量为纵深发展提供动能。李伟昉教授希望学者能克服个人的思维固化、僵化,在教学活动中注入新鲜的学术活力,引导学生开阔视野,与不同时代、层次文献进行对话,注重文本阐释的能力,在人才培养上树立问题意识、历史意识、比较意识。

会议最后是自由发言与讨论,与会者就学科制度、不同专业教学之间的协调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畅所欲言。

通过这次会议,积极进行学科融合等已成为新文科建设的一个重要共识,这不仅意味着传统学科间的界限需要被打破,更意味着我们要以开放、创新的姿态,迎接跨学科、跨领域的挑战。这一共识不仅为台州学院在新文科建设上指明了方向,更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引。


文:朱磊/图:王进利/审核:陈隆升/责任编辑:王进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