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人文学院历史学(师范)专业教育研习实践开展《课堂应是好玩和有意思的》主题讲座

作者:童玉娇     发布时间:2024-06-11      浏览量:

教育研习是教育实习之后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对教育实习的反思和研究。为促进师范生教育实习和教育研习的有机融合,2024年6月4日上午,人文学院在1204教室召开《课堂应是好玩和有意思的》——历史师范专业教育研习讲座。本次讲座由台州学院附属中学的冯济红老师主讲,21级历史(师范)专业全体学生参加。

讲座伊始,冯济红老师提出课堂应该是好玩、有意思的。对于学生来说,课堂应该是有意思。而对于教育者来说,课堂应该是有意义的。所谓好课堂,就是“有趣”加“有效”。有趣,就是能够吸引学生,让学生对课堂内容兴趣盎然。有效,就是教师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们有所收获。冯济红老师通过以往课例展开,讲述课堂从有意思到有意义的过程方法。

对于《宋朝的都市生活》这节课,冯济红老师通过一幅清明上河图作为引入,带领学生从历史角度解读这幅画。冯老师从三个场景讲解这幅画。首先是卷首场景市郊村野。通过引导学生讲述所见及其依据,询问未解决的问题来讲述历史事件。汴河船运和都市街景两个场景则由学生解读,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大胆想象,老师帮助证实。学生讲述要求准确清晰地表达以及考虑受众的接受程度,掌握人际交往方式。因此冯老师指出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讲给别人听,该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冯济红老师从东京印象出发,通过画面表现、都城特点、史料佐证、原因分析多个角度为同学们带来一节有意思且有意义的《宋朝的都市生活》课程。在讲座的最后,冯济红老师提到了公开课和常态课的关系,冯老师认为公开课是常态课的公开化,不要为公开而公开。

对于当下课堂教学存在的“有意义过度而有意思不足”问题,冯济红老师提出请让课堂多一些“意思”,平实而不空洞,通俗而不低俗。最后,21历史班的同学们与冯济红老师就实习过程中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了探讨,达到及时总结和提升的目的。本次讲座对人文学院21级历史师范生们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为同学们高质量地完成研习工作,更好地提升教学技能奠定了基础。

 

文:童玉娇/图:童玉娇/审核:娄欣星/责任编辑:徐金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