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在这杨梅渐红、芭蕉绿透的初夏时节,我们隆重举行“青春不散 逐梦山海——人文学院2024届毕业典礼”,象征着我们的事业生生不息、蓬蓬勃勃。首先,我谨代表人文学院向今年顺利毕业的327位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呵护同学们成长的各位教职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历经磨砺,方显坚韧。2024届的学子求学四年,经历近三年疫情的严峻考验,殊为不易,取得的成绩更显荣光。本届毕业生中有文清、邬佳乐等14位同学考上东华大学、云南大学、上海社科院等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有蔡海琳、樊柯驿等10位同学考上公务员,“考公”上岸人数创出新高。同时,本届毕业生在长三角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挑战杯”竞赛、中华经典诵读竞赛、多媒体大赛、摄影大赛等省级A类学科竞赛中也获得佳绩,可喜可贺。
本届同学中涌现了众多品学兼优的佼佼者。中教专业的蔡海琳同学,兰心蕙质,秀外慧中,成功考入中共中央办公厅,刷新我校考公的新纪录,鼓舞了广大的台院学子。三台班的夏雨诗同学,德才兼备,荣获全国大学生数字素养大赛特等奖、国家奖学金、省中华经典诵读竞赛一等奖、校十佳大学生等荣誉,以优异成绩考取教师编制。中文专业的樊柯驿同学笃学力行,成绩优异,素质全面,成功考取公务员。历史专业的张之旭同学矢志考研,成功上岸上海社科院。专升本的范千景同学,脚踏实地,稳扎稳打,成功考取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优异的榜样来自于优异的群体,2024届同学的优异将载入人文学院的史册。
在即将离别的时刻,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心得,作为临别赠言,主题是——AI时代,人文更显本色 。
一、AI时代,人文面临挑战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传统行业和工作方式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文史专业,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信息时代,知识的获取和传播速度前所未有地加快,人们可以轻易地通过网络获取大量的历史和文化信息。这使得一些人认为,文史专业的研究和学习变得不再那么重要。
众所周知,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涉足文史领域,通过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助力文史研究,部分取代人的工作。据我所知,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至少可以在以下领域大展身手:第一、文献研究与分析,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AI可以快速提取文献中的关键信息,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整理历史资料,还可以用于文献的自动摘要和分类,从而提高研究效率。第二、多模态文史资料整理,生成式AI不仅能处理文本资料,还能处理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模态数据,这使得文史工作者能更全面地收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从而更准确地还原历史真相。第三、历史事件模拟与解读,借助生成式AI,用户可以模拟和重建历史事件,通过输入相关的历史背景和人物信息,生成逼真的对话和情景,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关系。第四、创作历史小说与剧本,可以根据给定的历史背景和人物设定,生成高质量的历史小说和剧本内容。第五、交互式文史教育,利用ChatGPT可以开发交互式的文史教学工具,学生可以通过与AI进行对话,以更直观、有趣的方式学习文史知识。第六、虚拟文史导游,生成式AI可以作为虚拟导游,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文史解说服务,用户可以通过与AI互动,深入了解遗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信息。第七、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用户可以利用ChatGPT辅助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AI可以帮助整理研究资料、提供写作思路和建议,甚至协助撰写部分论文内容。
我自己就是ChatGPT的资深用户,亲身体验过其强大功能。30秒以内,ChatGPT就能按照要求写出一首格律谨严的律诗、一篇古意盎然的骈文、一幅工稳妥帖的对联,可以赏析古诗文,可以标点古文本,可以翻译古汉语,真是无所不能啊,让人情不自禁地喊出,ChatGPT——yyds。今年2月,人工智能视频大模型Sora横空出世,可以根据用户的文本提示创建最长60秒的逼真视频,该模型了解这些物体在物理世界中的存在方式,可以深度模拟真实物理世界,能生成具有多个角色、包含特定运动的复杂场景。
二、挑战面前,人文更显本色
面对ChatGPT、Sora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和攻城略地,传统的人文学科面临严峻挑战,我们该怎么办?人文学子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实际上,人文学科是真正的“人学”。一切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其目的在于揭示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获取关于对象的尽可能普遍的知识,其所要回答的主要在对象“是什么”“怎么样”以及“为什么”等问题。与此不同,人文学科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获取关于对象的知识,而是要探寻人的生存及其意义、人的价值及其实现问题,并由此表达价值观念和价值理想,从而为人的行为确立价值导向,其所要回答的主要是对象“应如何”的问题。如希腊哲人普罗塔哥拉所言“人是万物的尺度”,表面上看是事实命题,实则是价值命题,即“人应该成为万物的尺度”。科学是一种纯粹的知识体系,一切科学都是一种“物学”;而人文学科则是建立在一定知识基础上的价值体系,一切人文学科都是一种“人学”。
因此,不管时代如何发展,只要“头顶的星空”还在,那么探索“心中的道德律”就不会停歇。概言之,不管“物学”如何“占尽风情”,“人学”始终会“不绝如缕”。
人文学科具有自己的独特规律。科学研究探寻事实性存在,而人文学科不是把人当成一种既成的事实性存在,而是把人当作一种始终未完成的存在物来研究,因此人文学科的重要性不在于它探寻的结果而在于探寻的过程。科学研究崇尚“抽象化”“普遍化”,人文学科强调“具体化”“个别化”;科学研究强调实证性,人文学科崇尚表达性、理解性、反思性。如果说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物质世界并让物质更加富裕,社会科学让我们理解人类社会并让社会更加美好,那么人文学科则让我们观照自身并让人更有价值、更加丰盈。
如此一来,人文学科的独特性就充分彰显出来了。首先,文史学科注重培养对历史文化的深入理解和感悟能力,那种极强的理解力和感悟力是人工智能暂时无法企及的。因此,学习文史专业的我们要更加注重文本细读,从经典的文本中感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主体性;要更加注重个案分析,从鲜活的个案中体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反思性。做学问就要做“有体温”的学问,要带着体温去研究,要研究有体温的问题,让“体温”、让价值追求始终成为贯穿研究全程的红线和灵魂。
其次,文史学科注重培养对人类精神的传承与创新能力,这种特定领域的传承力和创新力也是人工智能暂时无法企及的。机器可以储存、检索、分析大量信息,但难以像专业的文史学者那样深入洞察历史事件的文化内涵和人类精神的价值。同时,人工智能虽然可以通过算法分析大量数据,提出某些规律性认识,但在创新性思考方面,尤其是在涉及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的问题上,其能力还远远不及人类。
三、放眼未来,人文前景可期
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严峻挑战,文史专业的研究者、毕业生要有充分的自信,同时也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抓紧锻造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一是要勤以致知,筑牢信息时代的知识底座。“致知”,即朱熹所讲“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所谓“勤以致知”,就是要弘扬“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精神,涵育“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书卷气;就是要无问西东、博览全书,同时又拒绝信息投喂、打破信息茧房,守脑如玉,取精用宏,锻造“笼天地于形内”“博观而约取”的知识底座。
二是要笃以致用,锻造AI时代的硬核能力。“致用”,即《周易·系辞》所讲“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所谓“笃以致用”,就是要有“海岳尚可倾,吐诺终不移”的诚笃,矢志不移地提升对历史文化的深度理解力、感悟力,对人类精神的传承力、创新力,同时也要逐步提升自己的数字素养、数字胜任力、数字创造力。总之,锻造难以被人工智能取代的硬核能力,成为人工智能的同行者、驾驭者,成为““物物而不物于物”的达观者、优胜者。
三是要弘以致远,涵育乌卡时代的人文情怀。“致远”,即诸葛亮所云“非宁静无以致远”;所谓“弘以致远”,即在塑造致知致用二者兼备的人才之际,还要从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角度,涵养独善兼济、自达达人的长远眼光和博大胸襟。乌卡时代,世界充满了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人文学子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常直接的承传者、弘扬者,应该以自己更为稳定的内核,更为高远的情怀,更好的沟通能力、更强的共情能力,给不确定性的语境增强确定性,给众水汇聚的世界注入人文暖流。
总之,面对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爆炸、AI时代的数智浪潮、乌卡时代的动荡不安,人文学子要勤以致知、笃以致用、弘以致远,锻造自己的知识底座、硬核能力和人文情怀,成为“三致英才”,在广阔天地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祝大家毕业快乐,前程似锦!青春不散,逐梦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