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人文学院22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研学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2025-03-31      浏览量:

扬帆横店,研学之旅璀璨开启

3月19日,22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研学动员会于1306教室召开。本次研学立足“影视+文旅”双轮驱动模式,旨在提升学生的短视频创作和文旅IP打造能力。本次动员会为网新学生的研学活动开展打下良好基础,为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奠定实践基础。

智慧碰撞,座谈引领深度探索

3月25日上午,网新学子与老师一同启程前往横店影视城。为了欢迎远道而来的台院网新学子,横店影视集团营销部为同学们进行了专题讲座,相互交流,增进双方之间的了解。本次专题讲座,营销部人员向同学们系统阐释了横店这个“中国好莱坞”的进化论:从1996年《鸦片战争》拍摄基地起步,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发展,成为了“中国影视梦工厂”,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影视实景拍摄基地、最完善的影视产业生态园。现已建成30余个跨越五千年时空的实景影城,形成涵盖剧本创作、拍摄制作、演艺经纪、后期特效的全产业链生态。此外,横店作为中国旅游演艺之都,每天上演20多台主题演艺秀和100多场街头秀。包含多个影视体验度假区,沉浸式体验随时随地“入戏”之旅。横店影视城产业的盛况,让学子们深切感受到影视产业化体系的磅礴力量。

创意飞扬,镜头感知影视城魅力

3月25日下午至3月26日,全体22级网新学生前往横店影视城进行考察与拍摄。在负责人与带队老师们的带领下,学生们先后参观了广州街·香港街、明清宫苑这两个代表性景点,深入了解了相关历史文化,摸清了景点分布,这为学生们的拍摄创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拍摄环节紧张有序。学生分组协作,个小组都配备了高清摄像机、稳定器等专业设备以确保拍摄质量。创作过程中,为捕捉广州街·香港街夜景的最佳效果,部分小组夜晚九点仍坚守在拍摄点位。

在横店35摄氏度的高温环境下,场务同学持续调整反光板角度,确保画面光线合适。导演与演员反复打磨表演细节,单条镜头拍摄次数最高达10余次。学生们充分发挥创意,围绕“如果影视城会说话”“影视城里的爱恨情仇”“影视城魅力秀”三大主题,运用拟人化手法、剧情演绎、VLOG记录等多种形式,展现了横店影视城的独特魅力和丰富文化底蕴。

研学实践亦贯穿趣味与互动。在台州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的镜头下,学生身着戏服体验古装剧的拍摄流程,用餐间隙探讨剧本逻辑的专注神情,围坐复盘素材时的热烈讨论场景,观看影视城沉浸式演出时发出的热情欢呼声,均成为本次研学的生动注脚。全体22级网新学生用汗水和欢笑在横店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次专业研学不仅让网新学生亲身体验了短视频制作的全过程,还让他们对文旅IP打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实地考察和创作实践,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意构思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都得到了全方位锻炼。同时,学生们也为横店影视城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

幕后直击,沉浸解码影视产业

3月26日下午,部分网新学子跟随老师走进华夏文化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剧组探班游”活动。师生沉浸式体验剧组“开机仪式”,同学一转身份,成为“导演”和“男女主”,分别上台致辞。随后,同学们依传统仪式完成“点香拜四方”祈福环节,并由“导演”向同学们派发开工红包。这一充满仪式感的流程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影视行业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仪式结束后,师生们在剧组导览员的带领下,深入影视内实景拍摄区,体会大剧组的置景效果、短剧的拍摄过程,感受不同剧组之间的差异。“探班游”让同学们走出课堂,跳出课本框架,真切体验剧组拍摄现场的氛围,真正理解镜头叙事逻辑与团队分工的重要性。

本次专业研学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深化产教融合的创新尝试,构建了“产业认知—专业实践—创新应用”的成长闭环。通过对接影视产业资源,帮助学生建立行业认知、拓宽职业视野,为培养应用型传媒人才注入新动能。

文:倪诗灵、马羚芳/图:陈日红、倪诗灵/审核:娄欣星/责任编辑:徐金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