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人物 > 学人 > 正文

学人

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徐光大、王雪云老师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1-11-18      浏览量:

我是结束“文革”动乱后,首批跨入大学校门的幸运儿之一。那时的我,像极饥饿的婴儿,急切地渴求母乳,近乎贪婪地只想读书,读书。只是,实在是基础不扎实,难以平地起高楼。十年“文革”的耽搁,我在走进大学之前,没接触多少古籍,古代文学、古代汉语基础十分薄弱。说句不怕羞的话,我甚至不认识屈原,更不知道《楚辞》、《离骚》为何物。每次上课,我听得很认真,也记得很勤快,但是,疑难还是越积越多,茫茫然地不知所措。

想着要去问老师,又怕老师会笑话,上大学了,还像个不懂事的小学生;想着去问同学吧,实在碍于面子,不敢开口。怎么办?怎么办?……十万个怎么办都想过了,还是没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急得偷偷抹眼泪。再上古代文学课时,就有些两眼发直,心猿意马,干脆走神了。

这一切,不久就被教授先秦文学的徐光大老师洞察了。有一次下课后,徐老师走到我的身边,以商量的口气说,把你的课堂笔记借我看一下,好吗?有那么一刻钟,我想掖紧笔记,不给老师。天知道我那是什么笔记,一堂课就记下几页纸,好多还是写了擦,擦了写的,我自己都难以辨认,怎么好意思给老师看。但当我抬起头,对牢一双慈爱、睿智的眼睛时,我读出了真诚,读出了关爱,也读出了一个老师给予一个学生的鼓励,我不再犹豫,也不存疑惑,坦然地把课堂笔记交给了徐老师。

几天后,徐老师再来我们班上课时,发回了我的笔记。我发现,上面留下了老师工整、俊秀的批注、改正、解释,还附了一份课外阅读建议书目。此举,很让我感动,教我极自然地想到曾为鲁迅修改笔记的藤野先生。讲台上,鬓发微白、面容清瘦但精神矍铄的徐老师,也因此变得更为可亲可敬。我开始走近老师,主动求教。而对于我的叩问,哪怕是极其浅显幼稚的问题,老师一律耐心解答,多方启发,从不让我难堪。

不久,我们就喜欢上了徐老师教授的先秦文学,喜欢上了《诗经》和《论语》。校园里,不时会响起“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诵读声。徐老师看到了,听到了,会用微笑应和,师生合唱,徐老师领着我们诵读,确实像是歌唱,表示赞赏和鼓励。

也许是徐老师博学强记而又和蔼可亲的人格魅力吧,也许是师生相处时间相长较多吧,同学们都觉得徐老师特别能亲近。我是自从得了徐老师批改课堂笔记的厚待,更觉得这是一位可以交心谈心的师长和朋友。

使我得到鼓励,敢于坦然、放胆地一次次走进老师那被书籍包围着的斗室的,是我第一次拜访时,就得识师母竟是那位团面和蔼的现代汉语老师,王老师,王雪云老师。

王老师说话的声音柔柔的,甜甜的,极富磁性,极具亲和力。我不只喜欢听她讲解语法修辞,听她不厌其烦地纠正我方言味太浓的发音,还喜欢听她用平缓的语调,不带姓氏地轻唤我的名字。这每每让我耳根发痒,眼眶湿润,仿佛投入母亲怀抱,仿佛依偎外婆膝下。这让暂时远离老家和亲人的我,一下子有了回家的感觉。

是呀,那时,我就把老师当父母,把老师的斗室当自己的家。隔三差五的,我会从校园后门溜出去,走上那道开满蔷薇花、紫茉莉和野菊花的石砌台阶,叩响徐老师家的小木门。有时是讨教求教,更多的时候,是朋友一般的串门拜访。

日子久了,我与徐光大、王雪云老师之间,比一般的师生关系更多了忘年的友情和晚辈对于慈爱长者的信赖、敬重。除了学业上的交流,我们也谈各自的经历、家庭、志趣,彼此增进了理解,也增进了友谊。

我知道,徐王师是同乡,是校友,是恩爱夫妻;知道他们有美丽的女儿、聪慧的儿子,还知道许多一个学生本不该探究的小秘密。

我也向徐王师介绍我的家人,述说我的经历、我的爱好、我的喜怒哀乐,直白地告诉他们,我是怎样一个傻傻的女孩。我甚至把女孩本该隐秘的初恋,也第一个告诉了我的徐王师。

徐王师会耐心倾听,也会及时点拨,适时疏导。

三年的时间里,我在徐王师的关心、指导下,不仅广泛涉猎古今中外名家名著,认真完成各科学业,顺利闯过了试教、实习的难关,还初尝了课题研究的成功喜悦。

读大二时,学校组织了一次学术研讨会,主要是教研性质的学术研讨会,也鼓励我们学生参加。为此,学校还开了个动员会,让我们去报名。我可不敢。开过大会也就忘了。可徐王师帮我记着。会后,他们跟我商量,读了不少书了,该试试做课题研究了。啊,就凭我这点水平,哪里敢去碰课题研究呀。不怕的,试试看。读了书,学了知识,关键要会应用。要不,就像铜壶里的饺子,倒不出来,就全烂掉了。那就试试吧?可找个什么课题呢?你不是喜欢古代文学么,就选择一位你喜欢的文学家吧。受了徐王师的鼓励,我真的不知天高地厚地报了名,选择我们浙江的一位南宋爱国诗人林景熙,做起了研究,撰写了一篇论文。交上去后,居然被推荐到全校的研讨会上,与老师一起交流。后来,那篇现在读起来幼稚可笑的论文,居然被选登在校刊上。这对一个山里女孩,是怎样的一种鼓励呵。我高兴得晚上做梦都咯咯地笑。

有徐王师的关爱,大学生活过得十分愉快。这一愉快吧,时间就特别快。才说考上大学呢,转眼已到毕业关头。

在大学生活最后的几周里,我留恋着校园,留恋着同学,更深情地眷恋着徐王师。同时,也隐隐担忧,不知该如何面对走出校门的复杂生活。从小到大,外婆老说我是不懂世事的头世人,我也就默认了自己的幼稚,的确有些害怕社会的复杂、世事的纷扰。

体察入微的徐王师,虽也同样不忍我的毕业离去,但为宽慰我,他们深埋了自己的真实情感,每次见面,还是一脸的喜气,一身的轻松。

一个初夏的傍晚,徐王师专门把我请去家中,与我进行了一席郑重其事的长谈。这回,老师以长者、学者的身份,谆谆启迪、教诲于我:学校生活值得怀念,社会生活更加多彩。面对漫长的人生,只要把握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学问,就必会走向成功,走向你的理想王国。又说,只要自己不复杂,社会生活也会变得简单。人与人还是可以沟通,可能理解的。大学都毕业了,你是长大成人了,我们相信,你会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的。这就是我们给你的毕业赠言。

带着老师的嘱托和厚望,我愉快地走出校门,勇敢地步入社会。

这以后,尽管我已不可能像在学校时那样,朝夕亲聆老师的教诲,但我一直记着老师的毕业赠言,并努力实践着。徐王师也一如既往地关心、引领着我。对于我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及时的激励、褒扬。而在我遇到疑惑时,他俩依然是解疑释惑的良师益友。他们还以自己的为人处事,点点滴滴地示范、影响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