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人物 > 学人 > 正文

学人

士大夫的遗韵——邓垣老师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1-11-18      浏览量:

邓垣老师的眼镜真的有茶杯底那么厚,搁在鼻梁上总有一种往下沉的感觉。一支香烟似乎永远夹在手指间,缭绕的烟气笼罩着,远远便能闻到烟草的味道。驼背、清瘦、衣着朴素的老师站在讲台前,颇有古代士大夫的韵味。

高度近视可能是年轻时过分用功读书落下的痕迹,他的学问功底也因此非常厚实。

他教《过秦论》,念到“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时,宽宽的嘴巴几乎张到了极限,真的有吞吐风云之气势。写在纸上的文字被他这么一念,分明活了,有了生命和力量,其意似乎也不解自明。

他教汉乐府诗,也教唐诗宋词,他的发音节奏徐缓,吐字清晰,板书刚健清秀,分析简洁透彻,引导得班上掀起了背诵唐宋诗词的热潮。后来,许多同学的毕业作业也选择了唐宋词部分。

老师上课时介绍,关于“词”的起源,学界有两种看法,一是胡乐传入,改变了曲谱的模式,滋生了填词的风尚;二是“诗之余”,由衬字产生了长短句。课后他让我们去查阅资料,写一篇作业,谈谈对词的起源的看法。我查了资料后发现,词的诞生,并非某一种原因的单纯结果,而是多种原因混合交织的产物,于是就在作业里对这种情形作了具体的梳理。作业发还后,我发现本子上有一行老师的批语:“能对诸种学说兼收并蓄,并抒己见,写得好。”我读后心潮起伏,受到了莫大的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