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新生报到是在校门口西边那排刷得雪白的矮房子里,几张桌子一字儿排开。最东头那张桌子边,一位四十岁左右的老师,穿着白衬衫,坐得笔直的,带着温和的微笑与我们交流着。我不知这人是谁。第二天的班会,只见这位老师依然白衬衫,拎着一个黑色的手提包,面带笑容,目不斜视地走进教室。这时我才明白他就是我们的班主任叶云鹏老师。
没过几天,叶老师来到宿舍看望我们。因为不知老师要来,中饭后一位同学已经钻进被窝准备午睡了。听见室友喊:“叶老师来了。”她起来显然已经来不及了,索性用被子蒙住头。我们怕叶老师发现有人睡觉,故意背对那张床站成一圈把她围住。叶老师关切地询问我们进校后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也许是在被窝里憋得太难受了,睡在上铺的那位同学忍不住翻了个身,铁床不合时宜地发出“吱吱”的叫声。这几声响终于引起了叶老师的注意,他转过身子搜寻起来,终于发现了秘密。他马上歉意地微笑着,压低了声音问:“这是谁?她睡了?”“是XXX,她没睡的。”叶老师舒了口气,恍然道:“原来是假寐啊。”我们捧腹。从此,“假寐”的名字在班级里叫开来,渐渐地“假寐”演变成“假妹”。直到现在,我们室友还依然叫她“假妹”。
大二时,学校安排我们去绍兴参观,这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校园“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学生来说,能够走出台州走向浙江,哪怕要翻越几座大山,坐上五、六小时的汽车,也无疑像杜丽娘要到后花园赏春了兴奋得没一刻安宁。出发前一天晚上,我们集中在教室里。叶老师穿着中山装,扣着风纪扣,拎着黑色的手提包,浅浅地微笑着,英姿挺拔地走进教室。“到绍兴去要爬几座山。车在山路上走时,大家不要喧哗,以免影响司机的注意力。”叶老师虽然是微笑着说的,语调平缓,但眼睛里掠过的那一丝忧虑,使我们刚才幸福得像花儿一样的笑容,立即收敛起来,正襟危坐,侧耳聆听他要我们注意的事项。次日车刚上猫狸岭,叶老师把食指放在嘴边,向我们“嘘”了一声,被歌声填满的车厢霎时静下来。大家屏息静气,心提到了嗓子眼上,既盼望车快爬完山岭,又希望它走得慢一些。不知过了多久,看到了笔直的公路,“哦”大家欢呼起来。叶老师立即做了个“停止”的手势,我们把没喊完的话活生生地吞了回去。过了许久,才小心翼翼地说起话来。渐渐地声音越来越响,终于又是一路歌声一路笑了。
叶老师是教中教法的。那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第四节课可以提前十分钟下课。到了提早下课的时间,见老师还在津津有味地传道授业解惑,有的男同学就将桌板掀起来,然后手一松,“啪!”桌板发出一声刺耳的巨响,随后这响声会越来越多。老师知道同学在提抗议了,匆匆将思想的野马拉回来,草草收课,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冲向食堂。叶老师也上第四节课。他站在讲台上,风纪扣一丝不苟地扣着,脸上的微笑如一汪春水,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如和煦的春风荡漾在教室里。谈笑间,下课铃响了,叶老师的课也恰好讲完,而同学们一反常态,桌板下放的动作悄无声息。和大家道过别,叶老师拎起他那个黑色手提包,劲松般挺拔、疾风般有力地走出教室,同学们也谦谦君子似地退出教室。
毕业后很久,有次同学聚会。席间谈起师专的老师,得知风采依旧的叶老师已经退休,屈指算来,叶老师确已年近花甲了。“叶老师怎么不会老的?二十年前是这个样,现在看到他也是这样神采奕奕。”确实,叶老师给我们的印象,永远是扣着风纪扣,腰板挺直,带着温和的微笑向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