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人物 > 学人 > 正文

学人

师者| 张天星: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作者:文/马慧超     发布时间:2021-11-15      浏览量:

23F09

张天星,河南新县人,文学博士,教授。1987-1990年就读信阳师范学校,获中专文凭;2002-2005年就学于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获硕士学位;2006-2009年就学于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获博士学位。曾获复旦大学2008年度优秀研究生、复旦大学2009届校级优秀毕业生、台州学院2016年度优秀教师、台州学院2017年度实践教学优秀指导教师,等。主要从事明清近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主持了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晚清小说戏曲禁毁问题研究”等多项国家课题,多次获得学术奖项。

张老师治学十余年,一直坚守初心,与他一路走来的经历密不可分。

2006-2009年张老师为完成博士论文阅读晚清报刊时,看见不少禁毁小说戏曲史料,发现今人关注还很不充分,于是决心将这些资料尽力收集齐全。张老师的博士论文题为《报刊与晚清文学现代化的发生》。博士毕业之后,张老师奔赴北京、上海等地图书馆,最终完成了《晚清报载小说戏曲禁毁史料汇编》,于2013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2014年10月批准结项,2015年10月出版,共计98万字。2016年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晚清小说戏曲禁毁问题研究》是《晚清报载小说戏曲禁毁史料汇编》的延伸和最终成果。从张老师2006年9月见到第一则晚清报载禁毁史料屈指算来,这项研究已经持续15年。

自2009年始,张老师共主持了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这三种项目有两个共同特点:其一,选题集中,关注的基本都是晚清小说戏曲禁毁问题;其二,它们都来自张教授长期的的读书发现和思考。至今,学界对小说戏曲禁毁问题已经有了不少研究成果,但是有关晚清小说戏曲禁毁问题的专题研究还很薄弱,特别是对报载禁毁史料挖掘很不充分。张老师就是从报载禁毁史料收集着手,这其间,张教授仅报载禁毁史料的搜集就花费了七八年,研究又花费了五六年,这也是张教授在这几个选题集中的项目上耗了十多年的原因。张老师还戏称自己社科基金项目是:“十年磨钝剑,至今刃未见。”

在张老师研究过程中,令其印象最深刻的是明清禁毁小说戏曲问题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常常难以拿捏,需要投入大量脑力。晚清禁毁小说戏曲活动充满着传统与近代、雅与俗、新与旧、内与外、个人娱乐需求与社会治理等因素的交锋与融合,文化内涵丰富复杂;晚清国门开启、内忧外患,清王朝的社会控制力日趋弱化,但晚清禁毁小说戏曲活动从官方到民间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主要表现为禁令频仍、禁毁舆论繁盛、禁毁活动频繁,其中的原因纷繁复杂。

故而,提炼学术观点成为了张老师研究的困难。在张教授认为,好的学术观点必须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包含这种学术观点的论作十年、二十年乃至百年千年都能给人以启发,古人说“藏之名山,传之后世”,学术观点的提炼一靠阅读涵养,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二靠反复地思考打磨,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张教授研究的领域聚焦在晚清,晚清去今未远,文献遗存极其丰厚,故其研究内容基本是从报刊、方志、笔记、日记、家谱、善书等一手文献的搜集和阅读中发现问题,分析阐释,得出结论或启示。张教授的研究偏向于实证研究,实证研究强调对材料的鉴别、分析和阐释。所以对文献的搜集和研读花费了张教授大部分的读书时间。张教授信奉胡适先生说的一句话:“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所以在研究中,力求在证据的分析阐释中形成观点。

张教授说自己日常过着简单而有规律的生活,喜欢用体育运动来增强体质、释放压力和忘记烦恼。每天晚饭之后走路四五十分钟,风雨无阻;周六下午打一场篮球,在球场上“老夫聊发少年狂”一回,在奔跑、抢夺、防守中,忘记一切,获得的是是洗脑和放松的享受。

关于同学们研究方向的选择,张教授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学力层次不同,选题的方法也不同。以中文系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为例,张教授认为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要坚持“小中见大”和“浅中见深”的原则。所谓“小中见大”就是选题要小,反映的内容较宽广;所谓“浅中见深”就是读常见书,从常见书中选题,挖掘要有一定的深度。譬如“论《红楼梦》宴会书写的叙事作用”这样的题目就符合这两个原则,一者“宴会”在《红楼梦》中属于一个局部小点,描写不多也不少,但牵涉人物、内容丰富;二者用叙事学理论来分析,要有一定的理论素养支撑,方能看到一般人看不出来的内涵。

作为人文社科的老师,张教授说自己通过从事科研得到的收获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即“形而下”和“形而上”。因为专注研究,具备了一定业绩,解决了职称、待遇等问题,改善了生活水平和科研条件,这些可谓“形而下”的收获,基本能够看得见摸得着。所谓“形而上”的收获指的是因为自己的研究,推进了相关领域的发展,获得了学界的认可。毕竟人生是短暂的,所谓“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是否在人世留下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是衡量生命长度的重要标尺之一,这也是古人所谓“立言不朽”的题中之义吧。

采访的最后,张教授对同学们说:“现在意欲做课题、立项目的同学越来越多,学校也在大力提倡。一者,项目课题的确可以拓展大学生的思维、创新和实践能力,符合应用型办学的目标定位;二者,项目课题已成为大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加分项,缺少即为短板。大学生做课题要避免‘为了课题而课题’的误区。为课题而课题的误区主要表现为两种倾向,一是轻视学习本业,把学习重心倾注在做课题上;二是临时抱佛脚,拼凑题目草率申报,甚至是逢题必报。这两倾向都是舍本逐末之举。我们知道课题的前提需要积累,做课题的过程也是精力、智力和体力的较量,本科四年一晃而过,专业基础的扎实如否可能决定了我们今后的发展,把专业基础夯牢,是我们的第一要务,所谓‘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申报项目,也要尽量贴近我们的专业,最好是在我们学习生活中有积累、有发现的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