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记忆,重温岁月——人文学院“口述校史”实践队圆满收官
为更好地传承办学精神,达到档案育人、校史育人的目的,人文学院“口述校史”实践队在王进利老师和陈日红老师的带领下,开启了口述校史访谈旅程。6月26日到7月10日,实践队分别采访了我校优秀退休教师胡正武教授、毕业后留校工作至退休的李茂珍党委委员、台州师范专科学校(台院发展史上曾用名)副校长郑宏杰老师。胡教授细细讲述了校史的编纂历程,我们在他身上看到了老一辈台院人的奉献精神;李老师与我们分享了他和学生间的...
13
2023.07
寻访记忆,重温岁月——人文学院“口述校史”实践队圆满收官
为更好地传承办学精神,达到档案育人、校史育人的目的,人文学院“口述校史”实践队在王进利老师和陈日红老师的带领下,开启了口述校史访谈旅程。6月26日到7月10日,实践队分别采访了我校优秀退休教师胡正武教授、毕业后留校工作至退休的李茂珍党委委员、台州师范专科学校(台院发展史上曾用名)副校长郑宏杰老师。胡教授细细讲述了校史的编纂历程,我们在他身上看到了老一辈台院人的奉献精神;李老师与我们分享了他和学生间的...
11
2023.07
人文学院“你好,观澜记者!”实践队——徐张华:敏锐捕捉时代动向,做新闻界的垦荒人
徐张华,2006年开始从事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现任台州广电集团椒江中心新闻部主任。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宣传报道中,徐张华带头做精短视频,创新表达方式,创作《“战疫情 说防范”方言版》以及《椒江 我们来守护你》《众志成城 守护生命》诗朗诵等30多部短视频,成为鼓舞战“疫”信心的重要力量。2020年获第二届台州市新闻传媒中心观澜奖,徐张华一直奔跑在新闻一线。 以有为之举,破转型之局短视频时代到来,传统媒体衰落转...
09
2023.07
浮舟沧海,立马昆仑——人文学院“星青年”志愿宣讲团开启暑期社会实践
7月6日和7日,在潘润老师的带领下,台州学院人文学院“星青年”志愿宣讲团来到了临海市尤溪镇坎头村、向阳村、殿前村和拓卡奔马,为孩子们生动地讲述和再现了“两弹一星”奋斗者的青春故事,深刻阐释了“两弹一星”崇高精神,并带来了充满激情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和深入人心的新时代思政课。 宣讲团以“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价值、历史背景、现实意义等方面内容为主线,将“大道理”转化为青年身边的“小故事”,以故事化的口吻、...
09
2023.07
探渔耕文化,寻美食印记——人文学院“二十四节气民俗”调查实践队走进三门健跳镇
为更好地了解三门县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7月6日,台州学院人文学院“二十四节气民俗”调查实践队在三门县健跳镇社区学校梅光服校长的大力支持下,去到社区学校并与健跳镇花市村、繁荣村、刘塘墩村三村村民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在交流会开始之前,梅光服校长向村民们简单介绍了“二十四节气民俗”调查实践队此行的目的:“为传承三门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台州学院人文学院实践队来到健跳镇,想要与大家共同交流并学习二十四节气民...
09
2023.07
人文学院“你好,观澜记者!”实践队——钟荣华:台州发展的描绘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
钟荣华,现任台州市新闻传媒中心(集团)党委委员、副主任、副总编辑。主攻时政新闻报道,至今共有15次获国家、省级新闻奖。2012年起,钟荣华先后担任台州日报社新闻采访部主任、时政新闻部主任等职。2015年撰写《机器来了,人去哪了——“机器换人”进程中的台州产业工人现状调查》调查报告获得当年度浙江新闻奖一等奖。而后采写了《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新探索》《台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启示录》等获奖作品。此外参与过市委...
08
2023.07
临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晟走访慰问台州学院人文学院“春泥萌芽”实践队
7月6日下午,临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晟一行先后来到临海市大洋街道灵湖社区、河头镇殿前村,走访慰问台州学院人文学院“春泥萌芽”暑期实践队志愿者。 据悉,台州学院人文学院“春泥萌芽”暑期实践队于2014年成立,今年是走进乡村社区的第10个年头。在临海市文明办指导下,实践队每年暑假组织学生前往临海各实践服务点,并根据各实践服务点小朋友们的年龄结构以及认知水平,制定丰富多彩而又个性化的课程内容,陪伴留守儿童...
07
2023.07
盛夏繁华,萌芽初绽 ——人文学院“春泥萌芽”实践队从“心”出发
7月4日,“春泥萌芽”暑期社会实践正式开始。队员们深入临海尤溪坎头村、向阳村、灵湖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拓卡奔马、殿前村六个实践点,开始了第一天的课程。在简单的清点人数和安排座位之后,春泥的小老师们一一进行了自我介绍,大家都对这一天的相处充满了期待。队员们与小朋友们共同完成了萌芽蛋的制作,开启了春泥小课堂。随后,队员们组织小朋友们进行自我介绍并画了自画像。实践点的活动都精彩纷呈,先后进行了拼...
07
2023.07
经验传承之火炬——人文学院“你好,历史校友!”实践队采访陈奕然学长
7月4日下午,我校人文学院“你好,历史校友!”暑期社会实践队对校友陈逸然学长进行了线上采访。陈逸然学长是一位扎根在中考一线、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温州教师,他给出了许多具有实践性的建议。本次采访主要涉及学长对校园生活的建议、面试试课经验传授、管理学生心得分享等几个方面。谈到大学生活时,陈逸然学长对大学四年的不同阶段做了具体划分,并且给出了详细的建议。在大一阶段,他强调学生最主要的任务便是完成学科的基...
07
2023.07
人文学院“临海天工谱”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启桃渚走访之旅
7月4日,人文学院“临海天工谱”暑期实践队前往临海市桃渚进行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实践队队员先后走访了金漆工艺、民间收藏和木雕牌匾的三位民间传统老牌艺人,对这些传统工艺的实际现状进行调查。 与带队老师对接以后,队员们正式前往临海桃渚。第一位手艺人名叫杨吕福,他是金漆工艺的传承人,15岁就开始学做漆画,现已年过杖朝。拍摄期间,杨老师向队员们展示了做漆画的主要流程:首先勾线,即用笔在对应物品上勾勒轮廓;其...
07
2023.07
深入杨家村落,传承冬至文化——人文学院“二十四节气民俗”调查实践队访谈非遗传承人杨成来
为深入了解县地方和文化特色,人文学院“二十四节气民俗”调查实践队于7月5日下午来到亭旁镇杨家祠堂进行实地调研,专程寻访杨家祭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成来。实践队员们通过与杨老先生对话,了解到了杨家祠堂——四知堂背后的故事。 杨老先生解释道,四知堂的由来和杨震息息相关。所谓的四知是指天知、神知、你知、我知。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贤明就派人征召他,在杨震赴任的途中,昌邑县令王密为了感谢他,带金十斤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