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之思|人文学院举行《智能传播时代的冷思考》学术讲座
11月6日,人文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在传媒大讲堂的系列讲座中再次迎接头脑风暴,由韩国光云大学博士、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张世涛副教授引领,聚焦“智能传播时代需要怎样的思考”这一问题,学会辩证看待热思考与冷思考的关系。讲座主题是《智能传播时代的冷思考》,直指瞬息万变的智能传播时代,以ChatGPT的发布为标志,以AI为主的智能传播工具正飞速发展,大众普遍处于后真相时代,即面对新闻事件,人们容易陷入情绪感性,...
08
2023.11
传媒之思|人文学院举行《智能传播时代的冷思考》学术讲座
11月6日,人文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在传媒大讲堂的系列讲座中再次迎接头脑风暴,由韩国光云大学博士、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张世涛副教授引领,聚焦“智能传播时代需要怎样的思考”这一问题,学会辩证看待热思考与冷思考的关系。讲座主题是《智能传播时代的冷思考》,直指瞬息万变的智能传播时代,以ChatGPT的发布为标志,以AI为主的智能传播工具正飞速发展,大众普遍处于后真相时代,即面对新闻事件,人们容易陷入情绪感性,...
06
2023.11
人文学院大力推进有组织科研,国家级项目立项与结项创佳绩
2023年度的国家级社科项目评审结果近期陆续揭晓,人文学院获得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后期资助项目2项。其中苏卢健博士的《明清浙江佛寺志整理与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立项,李秀华教授的《老子无为思想演变史》和孙建强博士的《敦煌汉语景教文献的真伪和断代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立项。国家级项目立项数连续三年保持在3项以上。。苏卢健博士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浙江佛寺志整理与研究》通过走访各地图书...
03
2023.11
张京华教授作“顾炎武的故事——《日知录》的文献和版本”讲座
为推进我校历史学科专业性建设,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文献资料研究的兴趣,11月1日晚,“三台学者”张京华教授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在1101教室作“顾炎武的故事——《日知录》的文献和版本”历史学讲座。历史系主任苏卢健主持讲座,历史专业部分学生到场聆听。讲座伊始,张京华通过展示不同年代、不同学者制作的藏本,使同学们初步了解《日知录》的文献研究现状,并依次展示北大馆藏稿本、北大馆藏清抄本、张继旧藏清抄本等藏本。...
01
2023.11
人文学院举办中学特级工作站讲座:有温度的历史课教学——课堂教学技能优化与提升
10月31日晚,人文学院于一号楼四楼实训室举办中学特级工作站讲座,讲座主题为“有温度的历史课教学——课堂教学技能优化与提升”。本次讲座由台院附属中学的叶灵勇老师主讲,人文学院施德顺老师主持。在讲座开始,叶老师简单地介绍了本次讲座的背景,即在教育实践中应当注意和落实基础与素质培养间的关系,做好初高中教学衔接。其次,叶老师主要从教学设计把握适当的深度、教学方式探索自身的限度、教学过程提升历史的温度等三...
01
2023.11
人文学院举办第67期和合沙龙:地域视角下的王安石变法
10月31日晚,人文学院于1107教室举办第67期和合沙龙。本次活动邀请了张呈忠教授作题为“地域视角下的王安石变法”的学术讲座。张教授从反思以新旧党争为南北冲突的“钱穆命题”出发,回顾了从地域视角研究王安石变法的学术史,并从三个方面展开对王安石新法的分析。首先,从新法渊源的角度来看,作为熙宁新法之渊源的“鄞县经验”说,只是后来人的建构,而熙宁新法中的许多内容,都滥觞于陕西,或与陕西有某种人事上的渊源关系...
24
2023.10
人文学院举行《传播+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短视频的创新发展路径》学术讲座
10月19日,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主任李维博士为人文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作以《传播+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短视频的创新发展路径》为题的讲座。非遗文化对联结民族情感、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如今,在数字媒体时代,选择抖音“短视频+非遗文化”的传播方式是经济与文化双赢之举。该讲座的开展有助于强化网新专业学生对非遗与新媒介交融事实的认知。李维老师以短视频《非遗里的...
13
2023.10
人文学院举办第66期和合沙龙
2023年10月12日晚晚上六点半,台州学院人文学院在四楼实训中心举办了第66期和合学术沙龙。本次沙龙的主题是“词汇研究发展趋势与本科生毕业论文的选题”,由人文学院高翀博士主讲,朱磊博士作主评人。高翀博士主要介绍了第14届全国词汇学会议的主旨报告以及各小分会场报告的内容,会议讨论的主题包括语言服务、术语研究、语言生活、词汇发展、词典编撰,语料库建设、词汇规划等。高博士详细介绍了李宇明教授的主旨报告《重视生...
05
2023.06
三台人文论坛159讲:黄圣修研究员作学术思想史的研究视角与选择讲座
6月1日下午,人文学院特邀中山大学研究员黄圣修开展“从‘挫折’中发现历史:学术思想史的研究视角与选择”主题讲座,部分人文学子参加活动。此讲座也是三台史学论坛第31期。讲座伊始,黄圣修老师以学术思想史研究视角作为切入点,举例说明常见的研究方向——历史上的关键人物、学术群体、概念、思潮、经典著作以及重要事件。他指出,学者总是青睐历史上的成功者,忽略那些被视为“挫折”或“失败”的人、事、物。对此,黄老师...
31
2023.05
三台人文论坛158讲:马忠文研究员谈如何从人物入手研究晚清史
5月29日晚,人文学院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历史学博士马忠文莅临我院开展“如何从人物入手研究晚清史”讲座。人文学院中教和中文专业相关老师和同学参加此次讲座。马忠文老师从如何学习历史谈起,他强调“兴趣是最大的老师”,抱有浓厚的兴趣去学习历史,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会更加透彻,学习历史的成就感更易获得。随后,马忠文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学术界历史研究选题的细化,他强调研究任何一个时代的历史都可以...
14
2023.04
人文学院举行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研讨会
4月14日下午,人文学院在一号楼四楼会议室举办了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陈隆升副院长主持,李建军院长、张天星教授、李国辉教授、邱龙升教授作为主评专家,学院申报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的老师提交了申报书。会议开始后,陈隆升教授强调项目申报书认认真真、扎扎实实的打磨项报书、仔细推敲每一个细节。评审专家对申报书中的缺点都是零容忍的。因此申报的老师一定要高度...